走半截又回去了。
竹瀝沒拿。
林昌賢快步跑回去,拎出一個礦泉水桶。
將收集好的竹瀝裝到裡麵。
攢了還真不少,四升的水桶快裝滿了。
之後,才又重新往外走。
剛出院子,就見旁邊小院的門也打開了,四位評委從裡麵出來。
“三位師傅,您這是去哪啊?”當先一人打了聲招呼,然後目光直勾勾就盯到了林昌賢手裡的水桶,還拿餘光瞄林壤明手裡的袋子。
還挺忙。
“這是竹瀝吧,熬粥可好啊。”
這東西外表獨特,他們也都認識。
徐師傅沒回答,而是反問道:“各位這是乾嘛去?”
“好不容易來一趟,不打算在賓館吃,我們打算去街上找點特色,解決早飯。”評委回答道。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徐師傅直接邀請,“正打算到我那邊去熬粥,竹瀝粥。不過有點遠。”
早就等著這句話了。
遠怕什麼,對他們這幫老饕來說,隻要能吃一口,多遠都行。
更何況,看意思是這三位要下廚啊。
萬萬不可能錯過……
一行人從三個變成了七個。
到民宿門口要了輛小巴。
一路行駛了四十多分鐘。
從城固縣開到了市區。
確實夠遠的。
不過一路閒聊,倒也不覺著煩悶。
車子從天漢市穿城而過,由北到南,來到時代廣場,漂亮燒烤的後門。
前麵進不去,這剛早晨九點多已經有客人在等位了。
徐師傅輕車熟路帶著眾人來到後廚。
後廚正在備菜,等待中午開門。
元老魯師傅和幾個新廚師見到徐師傅他們進來,紛紛打招呼。
徐師傅回應了一圈,讓他們繼續忙,自己就占一個灶台。
把竹瀝交給一個幫廚,讓他拿機器給過濾下。
隨後,打開了他自己的大型恒溫保鮮櫃。
裡麵塞滿了各種小盒子小罐子,全是好東西。
“哎呀,佛山柱候醬、茂名蝦醬、新會的陳皮、徐聞的良薑,還有河源紫金寶。”林壤明這是頭一次見徐師傅的藏品,一看見就挪不動道了,一連認出好幾樣他常用的東西。
“廚者嘛,所求不過一個極致,絲絲毫毫都要用最好,才可能做出極味。萬萬不可得過且過。”
徐師傅的這番話,聽得眾人連連點頭,不過心裡有沒有暗笑就不知道了。
他後麵這句,明顯是話裡有話啊。
指代的是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