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買完,采購就算是結束了。
老太爺架著牛車,帶上羅少安從青木川返回。
到了家裡,羅少安幫著卸下菜肉,拿進廚房。
廚房裡現在可不止大嬸一個人了,有好幾位大嬸大娘,圍著灶台忙活。
羅少安想幫忙,卻被趕了出來,說他一個小夥子湊女人堆裡,聊天都不自在。
這邊的習俗和平安溝還不太一樣,不是男人下廚,而是女人做飯。
非常不西南。
當然,耙耳朵還是耙耳朵,這個沒變。
既然幫不上忙,羅少安就沒事了。
帶著鏡頭去村裡閒逛,順便回答一下問題。
比如“這是哪裡啊?”
“這裡是寧強青木川鎮小白岩村。那邊山看到了沒,有一片岩壁是白色的。這裡就叫小白岩了。”
“這邊有什麼好吃的?”
“老太爺家的梨,還有核桃饃、麻辣雞、蕨根粉、桂圓、杏仁、涼粉好多好多。”
“貪吃牛怎麼這麼聽話?”
“從小養的唄……”
網友們的好奇心特彆強,問東問西,千奇百怪。
羅少安就挑著容易回答的問題答。
至於那些問爆米花可樂酒的,問跑來乾嘛的,問是不是跑題了的。
統統忽略,假裝沒看見。
給網友們氣的啊,【賣關子!又賣關子呢!我就不信你沒看見。你家關子多,一天不賣心裡難受是吧。】
對咯。
看看風景多好,不要想那麼多,慢慢來,不著急……
——
在村子裡溜了一圈,看看山景,看看河流,看看推著大木盆摘蓮蓬的荷花彎,看看抓黃鱔的稻田。
直播間的觀眾們知道鬨也沒用,索性沉下心來跟著羅少安一起閒逛。
秦巴山裡的春光,真是極美,很快就沉迷其中。
轉了一遍之後,就聽得身後清亮亮的嗓門,一聲長調:“羅家娃子,開飯咯~~”
悠揚而高亢,就跟唱歌似的。
“來咯~~”羅少安高聲答應,往回走去。
回到老太爺家。
院子裡已經擺上大圓桌,桌上碗盤齊備,菜都已經上了。
小酒壺也在大碗裡溫著。
老太爺居中主位,左右是他兩個兒子。
再往下是幾位爺爺和奶奶輩,客位留給了羅少安,陪客是個年輕人,腿上抱著小娃娃。
大嬸則站在籬笆門口。
見到羅少安回來,遠遠的,大嬸竟然唱了起來。
“山青水秀風光美,賓客遠來笑顏開。舉杯邀月共歡慶,歌聲飛揚迎客來。”
曲調是山歌,風格古樸,歌詞直白,用的還是本地方言。
直播間的觀眾聽不太懂,不過覺著還挺好聽。
主要是新鮮。
一般迎賓唱歌,不都是少數民族景區裡才有的麼,穿著民族服裝,又唱又跳,有的還拉著遊客一起跳。
跳完了就該喝酒了。
不喝還不行,一套一套的祝酒詞勸。
這在家裡吃飯,還唱歌的倒是沒見過。
羅少安也沒見過。
給弄了個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好了。
對唱一個?
他也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