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祖民有根,知德宗有顯。”
望著祖廟外花燈上的字,顧玉成心中微動,鬼使神差想要進入看看。
順隨人流,進入廟內。
顧玉成見散修上香,又從主持、維護廟會秩序的蕭家修士那裡——雖不再是道派,蕭家修士依舊會身著道服,非常好認——領取一份丹藥。
領取的都是一整盒四品丹藥,這比絕大多數上香的散修所捐出的靈玉還要貴重。
想起二門一俠與散修劃界而治的場麵,再看蕭家與散修同慶佳節的景象,衛州蕭氏為何能屹立數個朝。
代不倒,顧玉成心中已有些許猜測。
何況,根據人群的交談,顧玉成得知每當蕭家舉辦年節時,都會無償指點修士修煉近旬月時間。
跟著人群,顧玉成隨大流來到炎黃二帝的泥像前上香。——這祖廟也新奇,偌大一個廟,竟隻有眼前兩尊泥像。
其餘場地全是書冊。
顧玉成自從在苦縣宮內品讀經書,大概通曉妖國情況、嘗到甜頭後就對各種書冊有飽讀一番的衝動。
來到一間房內,隨手翻開一本薄薄的書冊。
“人都誇耀自家祖宗顯赫,若為劉邦玄孫,酒後必常言及。然祖先以何顯赫?緣何累世揚名?是因為他們有好的祖宗嗎?還是王侯將相天生有種?
不是的。天地間王侯可易,國朝亦可變,周之分封,秦大一統,蓋如空穀跫音,微有餘響,實則大多已是滄海桑田,不複往昔。
唯有德、賢、功,是天地間不變的。
德在行,賢於思,功成業。
人若空求仰賴祖先名聲,不如發揚祖先德業賢能。”顧玉成低聲輕呢,輕歎再三。
“衛州蕭氏非常注重祖宗傳承,他們認為人生天地間,唯德可續。子孫德顯,則祖輩德存。自身德顯,則後輩有根。不忘祖德,則萬世不衰。故而分外注重傳承。
立廟供奉炎黃二帝,一是令衛州修士不忘先祖,二是讚揚並傳承炎黃作為華夏祖先留下的美德。”一名少年立於顧玉成身旁,侃侃而談“哦。對了!這些書冊一間房子隻有一個樣式,內容也十分通俗易懂,為的就是讓散修全看得懂,並且允許拿回家看。”
顧玉成淡看一眼少年腰間金錐,麵無表情“是慕容家還是譚家派你來的?”
少年搖頭“隻是老府長想見一麵顧府長。”
顧玉成眉頭輕鎖“老府長?”
“我家大人姓譚,諱處林。”少年朗聲解惑。
顧玉成猛然憶起,苴壤道上一任府長,可不就是蹠善門的譚處林?!
顧玉成思索少許,點頭應道“走吧。”
少年微感驚訝“顧府長不好奇我家大人找你的目的?”
顧玉成輕笑“譚處林比我更熟悉這衛州風土,我以古靈力四處感知,卻沒有覺察到宣聲的蹤跡,想來是落在譚府長手上。”
少年不回答也不否認,轉身向前帶路。@·無錯首發~~
從出口離開祖廟,望著長龍隊伍,少年輕笑“來這祖廟的,都是求保佑,堂堂修士,竟求仙拜佛?”
顧玉成妙對“任何崇拜與信仰,都奉獻與強者。至於何為強,力強者是強,堅守仁義者也是強。——從更現實的角度出發,人總要借助高上玄妙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少年若有所思,微微點頭,領著顧玉成離開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