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齊齊低喝,臉上殺意彌漫。
洪承疇擺了擺手,示意眾人放鬆,繼續道:“我們的戰損呢?”
“回大將軍,我們一共有七百六十六名軍士戰死,有一百餘人都是零散的戰馬和牛驢等衝撞致死的,有兩百餘人是流箭命中,其餘都是敵人火繩槍的鉛子擊中要害致死。
傷兩千三百二十一人,其中重傷兩百零七人,其餘都是輕傷,基本都是火繩槍的鉛子造成。
我們預期的敵我戰損比是一百五比一,現在是兩百比一,超出我們的預期了。”
呼……
嘶……
東征大軍的眾指揮使長長的呼了口氣,而西南眾指揮使再次倒吸了口涼氣。
今天所見所聞,簡直是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了。
之前是二十比一,他們覺得能排進華夏戰爭史,結果現在直接來了個翻了十倍,實在是太誇張了。
洪承疇看了眾人一眼:“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緬甸聯軍從午時開始就一直在襲擾我們,一直到子時前後,他們自己都累的要死。
才躺下一個時辰,估計還在迷迷糊糊的,就被我們大麵積的高空突襲,劇烈爆炸和戰象戰馬的發狂四處亂撞,都急著逃命,哪裡還顧得上兵器。
除了弓箭外,刀槍劍戟在在這火器的戰爭中幾乎是沒有用的。
有軍士拿了火神槍,可黑燈瞎火、兵荒馬亂的,填裝都很慢,肯定是發射不了幾次的,但架不住數量多。
而我們在進攻時間就已經防備著他們的火繩槍了,防線前都是木盾和戰車組成了防護槍,絕對不允許軍士露頭攻擊。
我估摸著,傷亡的將士應該都是敵人的鉛子從木盾間隙和木盾上的觀察口射入的,屬於巧合的。
我們進攻那麼的凶猛,第一時間用飛雷炮將他們的防護盾牌和戰車等等給炸毀了,沒有防護他們自然就不敢正麵進攻。
如此我們收到的正麵攻擊就小了,所以這個戰損比也是正常的。”
即便是洪承疇如此的解釋,西南眾指揮使依舊是滿臉的震驚。
突襲製造大規模混亂和自身防護精準,這的確很重要。
但軍士之間的配合更是重要。
要知道佛朗機炮、虎蹲炮、飛雷炮、三弓床弩等等,每一個都得數人配合,沒有一定默契,彆說輪番進攻了,自己人不撞到自己人就算不錯了。
也隻有這種一路殺出來的精銳之師才能做到。
再看看西南的損耗,雖然也達到了驚人的八比一,但和東征簡直沒法比。
要知道緬甸聯軍為了防止兩麵夾攻,在北麵挖了壕溝和土牆阻止他們的進攻,在東征大軍進攻時,天馬關的大軍雖然也進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