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卻是聽不懂。
準確的來說聽不懂什麼叫做生態環境?什麼叫社會經濟?
一個個字都認識,也都聽的懂,但著實是不知道具體的意思。
但考生們基本是能看懂了,因為在題目下麵解釋了,生態是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關係,社會是生物與環境形成的關係總和,而且還附上了詞彙的出處,幫助考生們理解。
諸如《舊唐書·玄宗上》記載‘禮部奏請千秋節休假三日,及村閭社會’等等。
考生們有解釋自然是能明白一些,但他們不明白采礦到底與生態和社會之間的關係,這種事情或許隻有商人家的孩子或者居住在礦區附近的考生能明白一些。
一題又一題,題題不一樣,題題都是難於上青天,徹底的將兩側看熱鬨的百姓給震住了。
見百姓們懵逼、沉默了,剛剛跳出來的考生們更是趁勢而上,直接懟了上去。
“你們不是喊著我上我也行嗎?來,你上了一個我看看?”
“看的懂題嗎?知道講的什麼意思嗎?”
“一個個看熱鬨不嫌事兒大,隻知道打嘴仗的,敢說不敢承認嗎?站出來我看看你有多牛!”
“剛才就是你喊得我上我也行吧,來、來、來,八道策論你隨便選,給我說個一二三四五來,你不是很牛嗎?這會兒聾了、啞巴了?”
“你上你也行?你倒是考個舉人呀,你連舉人都考不中你還行?哪裡行了?”
“我們跟死了爹媽一樣,你們進去考肯定跟全家一樣!”
“一群不知所謂,隻知道看熱鬨,一邊玩去吧!”
……
跳出來的考生一同怒懟之後,閃入撤場的考生大軍之中,迅速離開。
經過這麼一出鬨劇,考生心裡痛快多了,臉色緩和多了,步伐也都輕鬆多了。
可城中的酒樓客棧茶館、街頭小吃、糕點果脯的老板們卻是要哭了。
往年考試結束,考生們進入酒樓茶館之中高談闊論、大肆慶祝,買身新衣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金榜、買點金銀首飾特產給家人帶回去等等。
可今日考生們出了考場之後竟然直接回朝廷提供的大營之中,閉門不出,他們大量準備的東西可就要壞掉了。
大營中,考生們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抓著饅頭抱著水壺,紛紛討論著。
都他媽的這個時候,誰也彆裝清高、胸有成竹,大家什麼情況都是略知一二的,他們不相信有人能將這些題目給做出來,倒是不如集中討論一下,印證自己所寫。
“諸位,八道策論是要求隨意選三道,你們選的是哪一道?”
“選哪一道都沒什麼區彆,我選擇的是第一、四、七三道,咱們不要討論哪一道,而是從頭到尾一道道的過,分析一下,集中廣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