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話如驚雷在群臣腦海中炸響,將所有人震的暈暈乎乎的。
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皇帝所謂的公平競爭的機會竟然是廢除科舉考試。
您說你為普通百姓爭取公平的機會,您是皇帝、明君,既然提出來了,那大家就商議商議唄,麵子肯定是要給的,可您直接掀桌子了是幾個意思?
中興以人才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賢者亡之說。
為了保證人才選拔,國家一方麵大力發展教育,另一方麵不斷探索和完善選官製度。
華夏自各大王朝以來,選拔人才方式五花八門,春秋以前的世卿世祿製、先秦時期的選士、養士製,兩漢時期的察舉製和魏晉南北朝時的九品中正製,到隋唐後期的科舉製。
相比之前,科舉製算是最好的一種了,現在皇帝要廢除。
“陛下,臣……”
“陛下三思……”
“陛下,臣以為……”
“陛下,萬萬不可……”
……
“安靜!”
看著大殿內九成官員都站了出來齊聲勸諫,殿內如同菜市場一樣,崇禎低喝了一聲,而後看向禮部尚書劉宗周:“劉愛卿,你和朕說說春秋前的世卿世祿製的優劣。”
來不及多想皇帝的用意,但劉宗周還是立刻出班:“春秋前的世卿世祿製,主要在於一個‘世’製,
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他們可以世世代代、父死子繼的連任高官,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
優點是因為地盤越多獲取的土地和賦稅越多,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有利於穩固統治,一致對外的擴張。
但弊端太明顯,因為世襲,所以普通百姓幾乎沒有進入官場的機會,階層固化。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但他們無法保證每一代人都有足夠的能力和素質來勝任官職,管理能力、行政效率低下,朝廷運轉不暢,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矛盾激化嚴重。”
“很好!”
崇禎點了點頭,又看向兵部尚書侯恂:“侯愛卿,你和朕說說先秦人才選拔製度的優劣!”
“回陛下,先秦的選士和養士製,隻是一個統稱,具體有征辟、舉薦、軍功授爵、保舉和考試製度。
軍功授爵製激發了士兵的戰鬥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但隻能用於戰爭年代,導致了文官的稀缺,授爵隻看戰功忽略了才能和品德。
關鍵的是爵位到了後期泛濫了,不僅等同於沒有甚至成了負擔。
典籍記載一個叫‘多’的男子竟然帶著爵位逃亡了,爵位太多,獲得的收益減少,風險和成本卻與日俱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