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你雖然說的對,但是我覺得還有另一方麵的原因。”
李若漣不著痕跡的看了崇禎一眼,而後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繼續下套“依我看,朝廷就是見死不救,讓你們自生自滅。”
“說甚混賬話!”
原本還好奇的老農瞬間暴怒了,伸手就朝著李若漣抽去,一邊抽一邊大罵著。
“老頭子打死你個混球!”
“你小子知道個屁。”
“你們不會是那些官商派過來搗亂的吧!”
“快來人呀,這群人不安好心,煽動我們造反,快將他們拿下送到衙門去!”
“虧老頭子還覺得你人不錯,原來這般包藏禍心,老頭子今天非得打斷你的腿!”
……
老農的動作引起了遠處歇息的百姓的注意力,又聽見老農的呼喊,眾人提著扁擔、鋤頭就衝了過來。
造反?自古可都是要殺頭的、甚至夷三族的大罪。
這要是和他們扯上關係了,那罪過就大了。
再說了,現在有自己的地、減免了賦稅、沒有了貪官汙吏的欺壓,外部也安寧了,雖然大旱導致了糧食減產比較難過一些,但比之前要好太多了。
這個時候造反,腦子怎麼想的?
將這群造反的人送到官府說不定能到大量的賞銀。
見衝過來的百姓群情激奮,李若漣立刻大聲道“老人家,您先等等,我們沒有您說的這個意思,您先聽我說完再說。”
“諸位父老鄉親們,都是誤會、誤會,沒有的事兒,先等等!”
“一會兒鬨起來,你們這幾塊地可就保不住了。”
果然,此話一出,暴怒的老農和衝過來的百姓一下子都愣住了,這地可是關乎到一家的一年的口糧。
老農喘著粗氣“說,老頭子看你還能說出什麼花來!”
李若漣低聲道“大明各個府縣的社倉中都堆滿了糧食,這事兒您知道吧,既然有糧食為什麼不賑災,要不就是糧食被貪官汙吏給侵吞了,要麼就是見死不救嗎?”
“嗬嗬……”
老農聽完後盯著李若漣冷笑了一聲“你個後生仔真是行商的嗎?社倉有沒有堆滿老漢不清楚,
但這些年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糧食送進去我們卻是知道的,因為我們村就有一個後生在漢中府當勞力,這些年朝廷對貪汙等等那是零容忍,抓住輕則杖刑流放、重則斬立決。
尤其是對糧倉下手的,更是嚴苛,彆說侵吞了,哪怕是發黴了都得挨處罰。
衛所、布政司、巡查禦史共同監管,每個月都會有一天開放日,街上百姓在經過重重搜身後可以去查看糧倉是否有糧食。
除此之外,聽說還有錦衣衛、巡查組的人來回檢查,這種措施下怎麼可能被侵吞?”
說到這裡,老農喘了口氣“至於你說的見死不救更是可笑,現在隻要累點、苦點就還有口吃的,朝廷現在賑災,還有多少百姓會賣力的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