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崇禎冷血,計劃經濟_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1954章 崇禎冷血,計劃經濟

第1954章 崇禎冷血,計劃經濟(1 / 1)

“平價票!”

周廷儒緩緩說出三個字,而後解釋道:“由官府根據州縣內的存糧等製作平價票,下發到甲長裡保那裡,百姓想買糧就得憑平價票購買。

視情況而定,每人每月十斤到二十斤之間,平價票不得轉賣,糧食更不允許轉賣,違反者,輕則取消一到三個月的糧票發放,重則牢獄之災。

這個量吃飽是不可能的,但喝粥還行,餓不死,如此的好處是控製糧食的快速消耗和防止大戶人家和部分百姓們屯糧、哄搶,影響朝廷動蕩。

最大的好處是給窮苦百姓一口吃的,而窮苦百姓才是最多的。”

“計劃經濟?”

崇禎脫口而出,眼中滿是錯愕之色。

計劃經濟是後世產能與需求的不匹配,為了滿足和平衡百姓的需求,便一出了計劃經濟,在民生上以各種票來固定所需,緩解矛盾。

沒想到竟然現在就已經提出來了,畢竟這玩意他隻是聽說過,從未體會過,若是周廷儒不提,他都不一定會在記憶深處翻出來。

“陛下真是一語中的!”

周廷儒小小的恭賀了一聲:“這也不是臣的首發,早在宋朝時期朝廷就已經有了,不過那個時候叫糧票或者糧券,是在朝廷設置的常平倉和義倉中購買平價糧食。

我大明一朝也有類似的做法,叫做賑濟票,憑票可以在官倉或指定地點領取糧食。

這種做法就是官府偷懶的做法,因為不用搭設粥棚、不用維持秩序、不用擔心聚集產生的踩踏、哄搶等等問題。

但因為監管不利,這種賑濟票成了官員們中飽私囊的手段,社倉的糧食進了商人的上鋪中,糧價持續走高,種種弊端凸顯後便被廢除。

現如今吏治清明,社倉滿糧,糧價沒法長,而富商手中有糧,倒是再次施行的好時機,給了。”

“這倒是個好想法!”

崇禎點了點頭

不是他冷血,實則是沒有辦法。

富商們的確是有糧食,按照錦衣衛探查的,整個大明富商地窖、糧倉中的糧食估摸著至少有朝廷社倉儲備的三成左右,這可是三千六百萬石糧食。

富商手中的糧食哪裡來的?自然是在秋收之時從百姓手中平價收購的。

百姓們不知道大旱要來了嗎?自然是知道的,可他們沒法,貧困隻能讓他們先顧眼前,兩三年、甚至更久之後的事兒他們沒法考慮。

朝廷社倉的確存了不少糧食,但也沒辦法兼顧所有,現在的辦法是先消耗百姓家中存糧。

其次是商人們的屯糧,最後才是朝廷兜底,如此就能拉長緩衝時間,儘可能的讓所有百姓都有一口吃的。

畢竟大災至少還要持續十年以上的時間,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周愛卿,此法既然是你所提,就由你寫一份奏疏加急送到北京城,讓內閣六部商議後下發到各布政司,各布政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臣遵旨!”

崇禎擺了擺手:“漢中平原南水北調的事兒你們都知曉了吧,朕從潼關折向東南,沿途南陽等地都已經準備了,且襄陽府那邊最為迅速,已經用此法載種晚稻了。

你們雖是江南之地,但旱災可不認這些,從目前形式來看,江南之地已經是無法避免了,隻是早晚的問題。

現在已經確定的是陝西和山西全境,河南七成、山東三成、湖廣三成、北直隸兩成,安徽和江蘇一成,範圍持續擴大,影響上億人,朝廷儲備的一億兩千萬石糧食兩年是極限。

一旦糧食供應不上,饑民遍野、社會動蕩、內亂頻繁、秩序崩潰,那我們這七八年的努力就徹底白費了。

你們要提前做好準備,穩定和滿足自身的同時也要兼顧湖廣、河南、山東三地。”

“臣等明白,陛下且放寬心,必不負陛下所托!”

“嗯!”

崇禎輕哼了一聲,又和兩人聊了一些兩省的受災情況以及海貿所帶動手工業發展、百姓遷移中南半島的準備等等後,兩人才告退離開。

看著周廷儒的背影,崇禎輕輕的點了點頭。

周廷儒這人曆史上名聲很差,諸如阿諛奉承、結黨傾軋、欺君誤國、勾結外戚、極度貪婪等等,但不能否認此人的聰慧,能連中會員和狀元的人聰明程度就不用多說了。

聰明的人正常來說能力都不算太差,又崇禎這麼接連敲打了幾年,能力也還算可以。

若是遷移百姓、大旱、海貿的事情辦的還不錯,倒是可以給他調回北京城任職六部的機會,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老老實實的當打工人。

“去準備一艘船,叫上洪正業三人,朕去玄武湖走走,放鬆放鬆,也聽聽他們此次海貿的經曆,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條陳!”

“臣這就去準備!”

李若漣快速離去,迅速招來四五名錦衣衛交待了一番,眾人立刻散開,準備茶點果蔬、護衛暗探、借調畫舫等等。

南京本就是繁華之地,文人墨客、富商雲集,且本就是南都所在,雖然南官北調,南都廢除,可給皇帝準備的東西還是一應俱全的。

隻是等了一刻來鐘,李若漣便來稟報說準備齊全了,一行人分乘幾輛馬車朝著玄武湖而去。

商貿上的事兒崇禎雖然不太懂,但畢竟是經曆過後世信息爆炸的時代,往往他的一句話都會讓負責海貿的三人有所領悟。

而此行經曆諸國的所見所聞、風俗習慣、人文物產等等也都讓崇禎大開眼界。

一行人一直到天色暗了下來才返回岸邊,崇禎設宴招待眾人。

第二天一早,一匹戰馬沿著官道北上,背後的包裹中裝著海貿的數據、大船構想、計量單位統一標準、平價票等構想等等,這些都需要在審核之後刊印在大明日報上的。

可以想象海貿數據公布之後,商人們會何等的瘋狂。

崇禎則是在南京休息了五六天後才將一身的疲憊儘數掃去,然後乘船順著長江南下,在鎮江順著京杭大運河北上。

離京半年了,他還真是有些想……家了。


最新小说: 詭異降臨?我靠吃boss升級 惡姐當家,開局娘要嫁人 穿荒年養崽,預製菜香暈十萬敵軍 婚後心動:淩總追妻有點甜 震驚!男友竟是恐怖副本BOSS 白鹿行西州 三國召喚之袁氏帝途 白月光爆改玄學大佬,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重生之敦肅皇貴妃 修仙:但不是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