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寶釵入榮國
神京,五軍營,火器營靶場。
一隊十人的火槍兵正列隊待命,手上都拿著嶄新的魯密銃,外型卻比常見的魯密銃更長,槍管更厚,槍尾還折迭著奇形利刃。
不遠處一群人在觀摩火槍兵隊列,忠靖侯史鼎丶兵部尚書顧延魁都在其中,賈琮也在被邀請之列。
因為魯密銃的改造概想,就是他上次在奏本中提出的,如今新型魯密銃試射,自然也少不了他出席。
賈琮的身邊跟著一個高大壯實的少年,一臉興奮望著軍容威武的火槍兵,正是日常給他駕車的郭誌貴。
郭誌貴是賈琮奶娘趙嬤嬤的兒子,算是他的奶兄弟,在大宅門裡這是主仆間很親近的關係。
這次他去金陵公乾,也是帶了郭誌貴在身邊,做些車馬之事,這次回京後,賈政就將郭誌貴撥了給他做隨身小廝。
「賈公子,這次魯密銃的改造,在下是依照賈公子的概想和圖樣進行,賈公子奇思妙想,讓在下大開眼界,很是佩服。」
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士子,名叫劉士振,是浙江永嘉的一名舉子。
此人雖是個讀書人,但家鄉永嘉乃沿海之地,曆來倭寇侵擾不斷,民間常見有火銃與倭寇相鬥之事。
這讓劉士振對火器發生極大興趣,多年來沉浸火器技巧,在江浙一帶小有名氣。
兵部尚書顧延魁,牽頭賈琮提出的魯密銃改造,有人便把劉士振推薦給他。
劉士振也不負所望,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完成了魯密銃的試型槍。
賈琮笑道:「劉兄過譽了,我也是突發奇想,卻沒有劉兄改製槍械的實務能為,如能給劉兄拋磚引玉,那便是最好了,不必隻拘泥我的概想。」
劉士振出身鄉紳之家,和賈琮豪門貴勳出身相差甚遠。
如不是驚訝賈琮的多才奇思,正對了劉士振心中所念,門第森嚴之下,隻怕兩人連話都說不上幾句。
他見賈琮言行舉止,毫無貴勳驕奢之氣,細密謙和,彬彬有禮,胸懷坦然,不愧是雙詞動江南的卓爾人物,心中不由大生好感。
「嘭……。」
一聲聲槍響在校場響起,連續擊發十彈之後,十隻新型槍中有兩支出了故障,無法射擊,對試型槍來說,這個容錯率也算很不錯了。
經過對槍靶查驗,試型槍的射程和命中率,比原型槍都有明顯提升,主要是槍管加長,槍身加重,火子有了更長的做功距離。
忠靖侯史鼎丶兵部尚書顧延魁都大為讚歎,原本以為賈琮提出的魯密統改造,不過是紙上遐想,經驗證卻是真實可用的。
根據試射的效果,賈琮又提出火門與準心相隔太短,射擊時煙霧迷蒙,會影響槍手瞄準效率,及其他細微改進建議。
讓沉迷火器改造的劉士振大起知己之感。紅樓之扶搖河山(滄海不笑)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1/4879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