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清晨,揚州瓜州埠。??????
兩淮多夏雨,曉來天始晴,昨夜一場雨水,將這座千年古城,洗滌如新。
街巷清幽,樓台俊逸,柳枝清波,人流如織,揚州雖地處江北,卻有江南水暖秀雅之風。
一輛馬車從渡口駛出,藍色印花車簾掀開,露出張俏美精致的臉龐,望著潤澤透澈的街巷,神情好奇的打量。
賈琮帶領火器司隨從吏目,十五名五軍營火器兵,乘坐官船南下。
夏季水量豐沛,水流湍急,沒有幾日功夫,官船便抵達揚州瓜州埠。
那年自姑蘇接了芷芍回神京,雖也是每日廝守相處,但兩人從沒像現在這樣,千裡同行,單獨相對,自有一番旖旎溫馨。
船上的時間,賈琮也沒有荒廢,除了思索推演金陵之事,其他時間都花在功課上。
柳靜庵編輯的那兩份書冊,他每日都會花兩個時辰揣摩研讀,即便天資卓然,但舉業之道,猶如千人獨往,拚的就是滴水穿石之功。
今日清晨,船到了碼頭,賈琮便安排隨行吏目先行直下金陵,與金陵留守工部對接,料理金陵火器司分部的各項雜務。
而他要去揚州鹽務衙門,代替黛玉探望姑父林如海,第二天還要送芷芍去姑蘇。
在外人眼裡,他入金陵主持火器司分部開辦,那是一項不顯緊急的閒差,因此總要有辦理閒差的悠閒模樣。
不管是隨行的四名火器司吏目,還是那十五名火器兵,隻是他這個五品火器司監,爵封威遠伯下金陵的排場行頭。
不過是做給彆人看的幌子,他在金陵城需要借重的力量,自然不能單靠這些。
……
兩淮巡鹽司衙門。
前堂是巡鹽禦史辦理公務的地方,後院是曆任巡鹽禦史的家宅。
後院書房中,彌散著一股淡淡的藥味,案牘上有幾摞分類擺放的文牘,林如海在伏案翻閱文牘。
他每日辰時,起身處理鹽務文牘,巳時接待衙門屬官處置日常鹽政,或走訪城內官辦鹽場,了解官鹽行市,接待鹽商,核批鹽引。
每日晚間再批閱鹽務文牘,一直到亥時才安歇,十年都是如此殫精竭慮操勞。
書房門口進來個三十多歲婦人,姿容清秀,舉止端莊,她是林如海的侍妾陳氏。
陳氏原是林如海正妻賈敏的貼身丫鬟,自小隨賈敏陪嫁林家,後來又做了林如海的通房丫鬟,賈敏去世之後,林如海再未續弦。
或許是對於亡妻的顧念,也因為陳氏生性溫厚體貼,便將昔日的陪嫁丫頭,抬身份做了妾室。
林家四姑蘇五代列侯之門,傳至林如海為嫡脈單傳,雖不如金陵四大家豪富,但家境也十分富裕,他身邊侍妾不止陳氏一人。
但日常起居飲食,卻都是陳氏親力親為,與旁人大有不同。
每隔一個時辰紅樓之扶搖河山(滄海不笑)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1/4879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