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宮城,乾陽宮。
隨著時序進入臘月,神京初冬的柔和已蕩然無存,天氣一天比一天陰寒。
近年以來施虐不去的極端氣候,在嘉昭十四年冬季,再一次上演。
嘉昭帝日常批閱奏章的地方,也從乾陽宮正殿搬到後殿的東暖閣。
因前殿沒有地龍設置,嚴冬季節長時間困坐,即便點燃數個火盆,還是難耐嚴寒。
更不用說嘉昭帝自登基以來,操心國事,一天隻睡了兩個多時辰,日積月累,身子一向不算強健。
殿後東暖閣建有火牆和地龍,每日嘉昭帝早朝過半,太監就在東暖閣外頭地爐中焚燒上等紅羅炭。
炭火的熱氣會在地龍火道丶火牆空腔流轉循環,即便是嗬氣成冰的數九寒天,東南閣中也能溫暖如春。
嘉昭帝的禦桌上迭著幾份火器工坊後膛槍研製摘報,這些都是賈琮命工坊管事錢槐定期送入宮中。
這幾份摘報一直擺在皇帝案頭,嘉昭帝一有空閒便拿來翻閱。
從這些摘報之中,他能看出後膛槍研製速度,雖然不算快捷,但卻能看出穩紮穩打,逐步推進,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不驕不躁。
前段時間賈琮丁憂去職,沒介入火器工坊事務,工坊依圖紙進行摸索後膛槍,表現出盲人摸象般的雜亂無章。
自賈琮重新入工坊主持大局,後膛槍研製氣象便煥然一新,前後兩廂比較,高下立判,這讓嘉昭帝對他十分滿意。
也讓皇帝再一次認識到,在火器研製和監造方麵,賈琮所具有的卓絕之才,放眼整個大周估計無人可以取代。
……
而這天早朝之後,嘉昭帝對後膛槍研製的欣欣期待,很快在心裡淡去,心神都轉移到兵部呈上的出使土蠻部的回奏。
在接到奏本的第一時間,他便召集兵部尚書顧延魁丶禮部尚書郭佑昌丶五軍營中軍主將忠靖侯史鼎丶錦衣衛指揮使許坤等入殿議事。
等到奉詔幾日入東暖閣,嘉昭帝又讓內侍分彆賜座。
顧延魁首先說道:「啟稟聖上,臣和禮部郭尚書,依照聖諭,一月前遴選兵部左侍郎彭汝南丶禮部郎中張攸誌為正副使臣,出使蒙古土蠻部。
十三日前,大周使臣到達土蠻部安達汗北庭王帳,麵見安達汗交涉逐項事宜,並索要叛國大同軍指揮孫占英父子等人。
但安達汗極其麾下將領,矢口否認孫占英等人投奔逃竄土蠻部。
雙方爭執不小,但是我們使團不過百餘人,根本無法就近搜索孫占英父子蹤跡。
根據大周邊軍斥候查探,還有大同錦衣衛出關搜尋,孫占英等人北上路線痕跡,確為進入土蠻部控製的固倫草原。
根據錦衣衛查獲的孫家文牘帳目,這些年孫家商號出關遊商之地,都在土蠻部勢力範圍。
臣等堅信,孫占英父子與土蠻紅樓之扶搖河山(滄海不笑)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1/4879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