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宮城,乾陽宮。
今日早朝之後,嘉昭帝照例入乾陽宮東暖閣理政。
皇帝剛剛入坐,便有司禮監太監魚貫進入東暖閣,將各官衙呈報的奏章和彈劾,分門彆類碼放在嘉昭帝的禦案上。
其中一迭藍色封麵的奏章,是都察院禦史的彈劾奏本。
禦史聞風而奏是他們的天職,但在嘉昭帝眼中的禦史彈劾,有時隻是無病呻吟的廢話,有時卻是帝王手中的利刃。
凡能入都察院禦史台的禦史,一般都是三甲進士出身,身份都算清貴,但是各人秉性不同,最終做出來的禦史,卻是天差地彆兩個樣。
一種禦史乃是泯然眾人的大多數,風聞奏事,逮誰咬誰,不需太多技術含量,隻要膽大臉厚,就能混個禦史清名。
另外一種禦史雖也是風聞奏事,但是嚴謹細致,言之有物,說白了也是逮誰咬誰,但一般都能有的放矢,一咬就死,堪稱彆樣的崢臣乾吏。
第一種禦史三年大考之後,多半會被踢到地方做一地知縣丶縣丞丶甚至是推官,能不能起勢就看自己了,不過大多數都是一輩子老死地方。
第二種禦史三年大考之後,很多都成為重臣種子,會被朝廷委派要職,逐級曆練,甚至不少人最終位極人臣。
三年前雍州道監察禦史陳敏言,便是這第一種禦史。
當年他風聞同科秀才狀告賈琮,欲以藉機搞臭榮國子弟,來給自己邀取名望,便在朝廷上推波助瀾,彈劾賈琮無科舉之資。
結果因荒謬怠政,被皇帝貶斥到德州府做推官,如今已經過去三年,這人依舊還在德州推官位置上發黴,估計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
比如林如海也曾為蘭台禦史,就因為他縝密謹慎,務實乾練,言之有物,而被嘉昭帝賞識,最終做到了巡鹽兩淮的鹽務首官。
所以,但凡你三甲出身,都可以吃禦史這碗飯,隻是有些人變成吃屎,最終沉淪下僚,有些人如服仙丹,得以展翅飛升。
這不是什麽同人不同命,而是他們在才略丶胸懷丶正邪等方麵的差異,最終鍛造出完全不同的結果。
……
嘉昭帝瀏覽禦史奏本的速度很快,因為大部分彈劾都是風聞而奏,不是小題大做,就是言之無物,根本沒太多營養。
直到看到最後幾本,嘉昭帝才放慢了瀏覽速度,仔細翻閱起來。
一本是揚州道監察禦史上的奏本,彈劾揚州衛指揮使趙凱武鎮守不利,致使兩淮大鹽梟黃有功過境揚州,緝拿無力,使其逍遙法外。
一本是宣府道監察禦史上的奏本,彈劾宣府總兵守邊失策,自入冬以來,關外殘蒙部落多次襲擾邊城,燒殺搶掠,來去自如,難以誅滅。
第三本奏章是雍州道監察禦史的奏本,彈劾之事都和賈琮承襲榮國爵有關,奏本主要彈紅樓之扶搖河山(滄海不笑)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1/487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