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聽到霹靂哐啷的鞭炮聲後,禹喬不情不願把臉從羽絨被裡拱了出來。
前些年,h城出於環境汙染、安全隱患等多方麵的原因,禁止在城區內燃放爆竹,但“爆竹聲中一歲除”,華夏自古就有燃放鞭炮的習俗,這道禁令倒是慢慢被放寬了。
禹喬成了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將放在枕邊的手機摸過來,她勉強把眼皮撐開了一條縫,手機屏幕上亮光刺了進來,藍天雪景的鎖屏壁紙上明耀耀地亮出了時間——“8:30”。
眯了眼時間,禹喬本還想繼續閉眼睡大覺,可等到第三場鞭炮聲終於止住後,第四場已經接著來了,繼續乒乒乓乓地炸著,仿佛天地初開。
再大的困意都被這驚天動地的鞭炮聲給嚇跑了。
禹喬帶上手機,又卷進了被窩裡,腳還不小心蹭到了尚有餘溫的熱水袋上。
天殺的啊,居然讓堂堂女大學生那麼早就醒了,白白辜負了大好睡懶覺時光。
禹喬心中怨念滿滿,用指紋解鎖了自己的手機後,就在那刷起了視頻。
今天除夕,大數據所推送的視頻也大多與過年有關。禹喬刷了幾個搞笑視頻,差點在被窩裡笑到窒息。
剛把頭伸出去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手機屏幕上方就彈出了母上大人發來的消息。
【母上大人:早餐做好了,已經放在鍋裡了。媽媽有事先出去一下,記得吃早餐。】
【母上大人:小沈剛剛給我發了消息,說是做了東西。等會記得起來給小沈開個門,順便把你李叔叔先前買的臘腸也送一條給小沈。】
不想起。
她假裝自己沒看見,繼續刷某音視頻,被精明的母上大人在抖音裡逮到了。
估計是和她媽串通好了,等她慢吞吞地回複了一個“好的”之後,禹喬就聽見了門鈴聲。
與此同時,手機裡還彈出了新消息。
【沈知簷(鄰居):喬喬,我來給你送東西了。(微笑jpg)】
禹喬哀歎一聲,一點一點地從被窩裡爬出,跟在桑葉上爬行的蠶寶寶一樣。
隻是見個鄰居而已,她就隻是隨便撿了個厚棉襖,哆哆嗦嗦地套在毛絨睡衣上,又跑去衛生間裡刷了牙,洗了把臉後,才跟小烏龜一樣慢吞吞地挪去開門。
幾乎每個華夏人童年都會遇到一個“彆人家的孩子”。
對於禹喬而言,沈知簷就是那個彆人家的孩子。
他是在禹喬讀初中的時候從外地轉來的,自帶父母雙亡的悲慘身世,住在了禹喬隔壁。
她母親禹菁心軟,見他那麼小就要一個人照顧自己,時常把沈知簷叫過來一起吃飯。
沈知簷剛來的時候還不會說話,禹喬還以為他是天生的小啞巴。雖然討厭他搶了媽媽對她的關注,但她還是會在他被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
挺身而出的後果就是她被這個“小啞巴”纏上了,天天跟著她上學回家,害得禹喬小小年紀就飽受cp粉的困擾,又不好跟他計較。
誰知道到了高中後,“小啞巴”突然會說話了。禹喬才知道他原來是一個健全人,先前不說話也是因為目睹了父母車禍身亡,心理受到了嚴重創傷而患上了失語症。
自沈知簷開口說話後,人也完全變了一個模樣,似乎變得更好看了,個頭躥得飛快,當初的小矮子居然長得比禹喬還要高了。性格也變得溫和沉穩了許多,比起不愛遵守校規校紀的禹喬,他更符合老師與家長心中好學生的模樣。
不過,他依舊還是喜歡跟著禹喬,搞得禹喬被朋友們笑她養了一個童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