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人使喚的好處,羅氏很快就感受到了。
早起。
她的兩個使喚丫頭福氣和長壽,一人端著洗臉盆,一個捧著漱口水,就笑盈盈的來伺候她洗漱。
十一二歲的小丫頭,雖然伺候人的手法不嫻熟。
勝在聽話又勤快。
老太太讓怎麼乾活兒就怎麼乾,絕無二話。
這麼一收拾好自己,在院子裡看看花花草草消磨到了早飯時間。
府裡灶上婆子的手藝本就不錯,還經過自家兒媳婦的一番調理,飯菜的美味度和精致度就不說了。
早上是小米粥、湯麵條和肉包子配小鹹菜。
晌午飯,不說四碗八碟,少不了五菜一湯,還講究個葷素搭配,三兩日不重樣。
你就吃吧,一吃一個不吱聲。
灶房裡什麼活計以往占據了羅氏三分之一的時間,現在好了,完全都不用她搭手。
威武將軍府一進的院子真不大。
灑掃婆子就怕家裡的老太太嫌棄她乾的活兒不多,恨不得一日裡裡外外灑掃三次。
家具和地板都擦得比臉還乾淨。
做針線?
唉喲!
人家專侍製衣的婆子,進府不過三天就給全家一人做了一身衣裳。
不僅陣腳細密,還能繡出各種花色來。
比不了,真的比不了。
羅氏自詡做了半輩子衣裳,真做不來人家這富貴的式樣。
她還能乾點啥?
對,看孩子!
但金孫的教育工作已經轉手給了兒媳婦,天天帶著和親兵們一塊學習呢。
就是學完了還有兩個小廝陪著的,人家現在玩得很好,都不樂意在家陪他這個老太太。
那看顧小孫女總可以吧。
顯然,這活兒也輪不上她了。
四個小丫頭圍著圓圓轉圈圈。
生怕她磕到碰到,跟前就沒有離過人。
好嘛。
真該她享福了!
甘明蘭卻沒有婆婆那般享福的命。
說是休假,也就是不去大營裡走動。
但先鋒營那幫人敢懈怠嗎?
淘汰製已經開始了。
這個月月底就要被淘汰一百人。
古千夫長等人都加入了操練中。
成熟的老兵不需要甘明蘭過問,隻需要她到點去驗收成果就行。
但新兵蛋子們還需要她操心啊。
首先操心的是飲食。
就邶國的飲食習慣來說,大多百姓都是一日吃兩頓飯。
巳時(早上9:00)吃早飯。
申時(下午3:00)至酉時(下午5:00)間吃晚飯。
但其實,這對正猛長身體的半大孩子來說,真的不夠。
朱管事聽到家主提議給親兵們一天吃三頓。
哪怕有自家小子在裡頭,都忍不住替家主心疼糧食:
“都是這麼過來的,誰在半大小子的時候不是餓著肚子睡覺的?您可彆太慣著這幫無底洞了。”
甘明蘭卻道:
“他們今後都是要陪著我上戰場的!現在不養好體格子,鍛煉好身體,上戰場不是給胡人送菜的麼?
今後你就照著這個標準采買:每人每日兩斤糧食、兩斤肉、半斤菜和一斤奶。
最好再幫著找兩個夥夫給小子們做飯,嗯,還要讓他們輪流去幫著夥夫打下手。
本將軍的親兵不僅要能文能武,就是把他們今後丟到大漠、草原、荒山裡都要能活命。
但我也把醜話說在前頭,這些份額隻能是用在小子們身上,要是有人膽敢昧下這些食材,可彆怪本將軍不留情麵。”
朱管事連連點頭作保。
“您都給大夥兒尋了那麼多進項,可沒人在這事上糊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爹娘沒能耐讓孩子吃飽飯,再不能喪良心的從孩子們口糧裡奪食。”
“行!本將軍是個講道理的,你們這一百戶人不管得了什麼樣的差事,其核心皆是因為家裡養出了一個好孩子。做爹娘兄弟姊妹的跟著沾光是應該的,但要是家裡人不顧孩子的前程拖後腿,休怪本將軍全家一塊兒都攆走。”
“是,您放心......”
朱管事滿口應承,就現階段而言還真沒有一人犯糊塗。
但他決定今後隔三差五就敲打敲打。
於是乎,親兵們的夥食標準就在甘明蘭的三言兩語中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