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人族流血流汗,這不是應該滴嘛?
彆誇!
問就是英雄無名!
再問就是活LF!
咳...
晚上,李滄靠著一塊兩人多高的橢圓形大石頭,麵前是一堆火。
巨型浮空島的碎片很多,但上麵除了石頭和土壤幾乎沒剩下什麼東西,唯一的用途就是給自己增加幾平米的領地麵積。
這塊巨石就是剛剛吞並過來的,吞並後新領土的地質構成會繼承一部分原碎片的狀況,比如會出現小規模的岩層、土層或沙壤層。
李滄不禁在想,如果能吞掉一座有湖泊的野島就好了...
畢竟水才是生命之源,這見天兒求雨也不是個事兒啊。
從火堆裡扒拉出一隻黑乎乎的土豆,拍打兩下,撕開皮咬上去,
“嘶...哈...嘶...”
又糯又甜。
這是所有蔬菜裡僅有的幾種沒有壞掉的東西:生薑、土豆。
兩個土豆,三顆烤雞蛋。
李滄安慰自己說飽了飽了,不能再吃了,雞蛋一共就隻有14顆,已經很奢侈了。
借著殘餘的火光,拿著小刀,按芽點將剩餘的二十來斤表皮因脫水起皺芽子老長的土豆分割。
土豆在環境溫度較高的情況下撐不了多久表皮就會返青甚至發芽。
這種土豆不是不能吃,挖掉芽點,皮削的狠一點,做熟了照樣,頂多會有點澀,倒也不至於說那麼隨隨便便就龍葵素中毒了——講道理土豆發芽發的再厲害,危險程度照樣比沒炒熟的豆角低的多。
可以吃,但沒必要。
不懂的人管它叫爛土豆,要丟掉,我們種花家一般會稱呼它的學名:土豆栽子。
基本每一個冒出白生生、蔫了吧唧芽點的位置都分到了部分塊莖。
一個正常的土豆球莖,至少可以分割成七八塊,也依然能保證芽點長大成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分割好的土豆球莖需要晾曬一段時間,等截麵乾燥過後才可以種到地裡,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新鮮的傷口沾土後感染腐爛。
土豆可太高產了。
成熟期不長,而且對土質肥力還是南北方平原高原之類基本不挑,一個土豆子子孫孫無窮儘也,搞好了甚至真能吃一輩子。
第二天一大早。
李滄就指揮著大屍兄把院子旁邊那一片沙質土清理出來,翻了好幾遍再犁成壟,芽點朝上,把栽子埋進去,不需要澆水。
鹽川當地的土豆李滄也不清楚具體是個什麼品種,不過畢竟還是農村出身,多少了解一點。
種這種土豆千萬不能手賤,覺得天氣乾旱就開始澆水了。
旱一點,隻要不太離譜,土豆反而會起沙糯甜加倍好吃,但你要是澆了水,一旦沒掌握好那個度,土豆全部爛掉顆粒無收是常事。
這東西,極怕水澇。
約莫10米長的小壟,種了大概5壟,栽子全部用完。
一縷陽光恰好刺破昏黃但帶著燦爛金邊的雲霞,襯在腳下的土地上。
“你在東北玩泥巴,西伯利亞土豆開了花,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