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家裡是不是還有幾條臘肉,要不切一些臘肉包在裡麵?”
林舒是想豆粽有了,就再包一些肉粽。
新鮮的五花肉沒有,包臘肉應該味道也不錯。
如果是自家吃,劉小娥是打死也舍不得包臘肉的,但她稍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同意了。
粽子不是什麼好東西,既然要送縣城的小領導,自然送肉粽更顯出她們家的誠意。
林舒上午去昨天那片林子裡挖藥草,回來時順帶弄了一些石菖蒲和艾草回家。
說起端午節,林舒想起一個重要的事情,村裡與青江河對岸的村落有姻親關係,村裡不少人是娶了河對岸的媳婦。
五月初四,也就是今年端午的前一天,村裡有兩位媳婦帶著孩子回娘家送節,林舒的二嫂陸銀花也是河對岸一處村落的閨女。
在初四那日清早,幾個媳婦一起在河邊坐渡船過河,船行至河中央時,河麵上浮起了一條大魚。
翻肚白的大魚,而且魚嘴還在動,擺渡的船舵手起了貪心,用一個手抄撈網想將大魚撈上來。
這不端午節了,正好撈上來給端午節的餐桌上添道菜。
就在舵手探出身子撈魚時,船隨著他的動作微微往一側傾斜。
可能是湊巧,也可能是天意。
就在船身微微傾斜時,河麵突然起了一陣狂風,船身被狂風刮得更加傾斜,而船上回娘家的媳婦和孩子們,瞬間慌了。
船上的人一亂動,船在風力的作用下一下子就翻了。
坐渡船過河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遊泳,其中不會遊泳的當時就在水裡拚命掙紮。
而會遊泳的人被突發變故嚇懵了,等落水反應過來的第一反應就是奮力向外遊,遠離落水地點。
因為她們怕被不會遊泳的人抓住,如果是被無意抓住了,那就隻有一條人命變兩條人命,大家一同去龍王殿報到。
後來,村裡人都說那一陣風是妖風,要不然平時風平浪靜的河麵,為何會突然狂風大作?
解釋不清。
但當年這件事發生時,林舒在距離青江河兩裡遠的梨樹山割豬草,她記得當時突然狂風大作,吹得梨樹葉子嘩啦啦作響。
似乎是無數雙手在鼓掌一樣,猶記得當時她嚇得身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提著籃子就往家跑,連豬草都沒要了。
回到村子才知道,出事了。
而她的二嫂當日也在船上,她也落了水。
不過,幸運的是她沒有帶孩子回娘家,沒有拖累,再加上她會水。在河麵上,她堅持到了旁邊船隻的救援。
上輩子的今年端午,村裡有兩個媳婦子命喪青江河。這事林舒想讓它避免,但是事情沒有發生,就算她說出去也沒有人會相信,或許要過河送節的媳婦們還會覺得她在詛咒她們不得好死。
村民直接秒變仇人!
林舒將藥草晾在外麵,發現兩位嫂子還在包粽子,便走到夥房,對在做飯的劉小娥說道“媽,粽子今天包好了,要不明天我去縣城送節,讓嫂子們也明天去送節?”
劉小娥停下切菜的動作,疑惑的看向她“我沒要求她們什麼時候回去,她們自己想什麼時候去都行。”
林舒對劉小娥眨眨眼“媽,到了端午節家裡肯定很忙,你讓嫂子她們早點去送完節,回來了不是可以幫你做事,你也落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