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的時候又讓家裡的男人開了三畝荒地種上了半夏。
總共種了**畝地,今天才收了三畝地。
不過,三畝地的丹參也不少,五十公斤的稱秤,要把三畝地上萬斤的丹參過稱,需要不少時間。
那些隻種了一點地的村民就開始羨慕嫉妒了。
一開口語氣不免有點酸“我說牛嫂子,你家當初怎麼就舍得把家裡的地不種糧食種藥材?是不是年前大山私下囑咐了你,要不然你怎麼敢這麼豁得出去?”
“就是啊,牛嫂子,你家的地臨近我家的地,怎麼春季種地時沒見你提醒一下我們?”
“牛嬸子,這裡有幾千斤吧?能賣多少錢?”
小輩的說話還算客氣。
隨著最後一袋丹參過完稱,林舒記下數量,在村民們期待的目光下,把總數算了出來,隨後乘以單價。
“林舒,嬸子家的丹參可以賣多少錢?”牛嬸子一臉期待。
林舒又算了一遍,確認無誤,把數字記下來,抬起頭來看了看眾人一圈,“牛嬸子今年種的丹參品質上乘,單價是八分錢一斤。今天挑過來的丹參總共是一萬兩千六百斤,按每斤八分錢算,一共是一千零八塊錢。”
“嘶~”
眾人聽了這個數,倒吸了口涼氣。
要知道這個年代在城裡當工人,工資也就三四十塊錢,學徒工更是二十幾塊錢。
三畝地的藥材就可以賣一千多。
那相當於三個工人一年的工資總和。
今年藥材種的多的村民,心裡一片火熱。
發了!
發了!
比如林援朝一家,上午知道收購價時感觸沒這麼深,現在聽到報出牛嬸子家的數目,才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這錢是可以裝進自己口袋的。
而那些種的少的人家就悔恨的拍大腿。
“藥材怎麼這麼值錢?年前怎麼沒聽大山說收購價格?”
“早知道收購價格這麼高,說什麼我也得種上八、十畝地。”
“大山說了收購價格要看品質,但他可以保證種藥材比種糧食劃算,是你們沒把他的話聽進去,現在怪彆人是不是遲了?”
“今年種的多的人家走運咯,一年的收入就可以建棟大房子。”
排在第二的是林敢的大哥,因為林敢夫妻倆都在林舒那裡上班,心裡是比較相信林家大房一家人的,所以今年他也種了有四畝地。
“牛嬸子,你們今年能賺不少,現在才采收了三畝,剩下的幾畝地差不多應該還可以賣一兩千塊錢吧?”
林敢的大哥一邊把藥材過稱,一邊找牛嬸子說話。
“沒那麼多,沒那麼多,你今年幾畝地應該也可以采收不少。”
牛嬸子打著哈哈,臉上笑的不自然,心裡既高興又擔心啊。
藥材值錢是好事,但地裡的還沒有全部收回來,現在大家都知道值錢了,晚上會不會有人去地裡偷挖呀?
不行,趁著時間還早,下午還得加把勁,一家人去地裡爭取多收點藥材回來。
牛嬸子和林舒說好晚上再去家裡結賬就匆匆的拉著兒子老公往家走。
林敢大哥家的四畝地,種的是半夏,總共收了四千一百斤,依他種的品質林舒按兩毛五收購。
四千一百斤就是一千零二十五塊錢。
對於農村人來說,這也是一筆巨款了。
站在林敢大哥後麵看熱鬨的林大河,腸子都悔青了。
當初怎麼就聽了婆娘的話,沒有多種一點。
不過,想到當初他偷摸的開了半畝荒地,多多少少算是種了半畝,避免了今年顆粒無收。
半畝地應該能賣個一百多塊錢吧?
有總比沒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