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統合了三河這個光武家的基本盤,天子劉協不說中興在望,至少也是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
畢竟王莽給東漢造成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以至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軍閥角逐中原,但打的旗號全是為天子征討不臣。
主打一個天下除了我和天子,都是反賊!
就連袁術這會兒都老老實實的當漢家忠臣呢。
可問題是,我可以支持你,但你要我把糧食全給你,那可就強人所難了啊。
天子彆說不富裕了,簡直是窮困潦倒啊。
在劉封送來這一萬石糧食之前,天子身邊的三公九卿都去城外挖野菜了,這讓天子何以自處?
因此,在劉封這一萬石糧食送入城中,幾乎當天就讓劉協發出去了一千石,用以補發各級官吏、宮人的俸祿。
白波軍之前也上門要過糧食,天子也給同樣撥付了一千石,好讓他們準備東行。
剩下的八千石,天子看的比什麼都緊,跟命根子似的寶貝。
“諸位卿家,興義將軍之言,汝等有何看法?”
一邊對楊奉等人的提議心動不已,一邊又不舍得糧食,最後劉協還是決定聽聽重臣親近們的意見。
太尉楊彪第一個發言,他如今雖已年過五十,卻依舊膽雄氣壯:“老臣以為當給。”
司空張喜有著遲疑道:“可若是給了,百官宮人的東行耗費又該如何解決?”
楊彪卻答道:“不足之處,可召關東諸郡守州牧共議之。”
此時,司徒趙溫捋須皺眉道:“若是關東諸侯以軍糧不足推諉,如之奈何?”
情勢比人強,人家雖然是千裡迢迢來勤王的忠臣,可經曆過西涼武人、河東武人洗禮過之後的中樞重臣們,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不再把自己放的高高在上了。
“關東勤王軍雖名為聯軍,實為劉徐州一人之力而成。不但劉徐州出兵最多,還負擔起了大部分的後勤補給,甚至連嫡長子都遣於軍中,可見忠謹之心。”
張喜歎息道:“因此,我等所食之糧,皆是徐州不遠千裡轉運而來,路途所費,恐有半數以上。徐州所轄不過五郡,劉使君又是前歲剛剛到任,至今不過兩年,實數更是隻有一年,恐徐州也力有不逮啊。”
天子見三公議不出個好辦法,無奈之下,隻能去看九卿。
可同三公一樣,九卿這邊也一樣沒什麼好辦法,反倒是丁衝、鐘繇等後進晚輩們卻都有些躍躍欲試。
丁衝率先起身發言:“陛下,劉使君固然忠心耿耿,然曹使君也不遑多讓。既劉使君出力甚多,力有不逮,陛下何不召曹使君詢問一二,或許能得其助也未可知。”
丁衝不是不知道曹操沒多少糧食,但不妨礙他插上一手,哪怕是讓曹操單獨在天子麵前刷刷臉也是穩賺不賠的。
天子聽了之後,竟然還真有了意動的神色。
畢竟在天子再如何聰慧,也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
這些年來,一直為涼州武人掌控,對地方上的情況又如何會有什麼了解。
他自然根本不明白兗州現在糜爛成什麼樣子了,更不知道兗州和徐州的差距已經徹底逆轉。
在天子那簡單的想法中,徐州是一州之地,兗州也是一州之地,而且兗州八郡可比徐州五郡還要來的富庶豐饒。
徐州如今都能負擔起這麼多的軍糧損耗,兗州哪怕負擔個一半應該也不力屈吧。
鐘繇暼了眼天子,看清楚對方有意動的神態後,搶在天子開口之前先起身進言:“陛下,據臣所知,曹兗州恐無糧可貢。臣觀劉都尉雖然年少,卻頗識大體,不如天子特發一詔,以領劉都尉全權操辦東行之事?”
鐘繇的建議讓在座眾人的眼神一亮。
其實鐘繇的建議本質上和楊彪是一樣的,就是想要將百官和宮人東行的開銷強加給關東勤王軍,由此來省出糧食,供應給白波軍駐留河東。
但鐘繇的計策明顯要比楊彪更為圓滑,更為隱蔽,而且也讓劉封等人無從拒絕。
天子都把東行事務全權委托給劉封處理了,這是何等的器重和信任?
劉封唯有感激涕零,欣然接受,叩謝皇恩,才是忠臣應該做的。
這可要比楊彪強逼牛喝水要好多了。
到時候再給劉封等關東諸侯記上一功,不吝名爵,這不就成了皆大歡喜的喜事了?
丁衝倒是想反對,可群臣大多讚同此策,就連三公都頗為讚許。
無奈之下,丁衝也隻能保持了沉默。
於是,天子決定召見劉封。
劉封聞召時,有些懵逼,不知道小天子召自己有什麼事情。
不過他也知道,這會兒他還沒資格問這個問題,隻能換了一身衣服,然後跟著宮人前往“皇宮”所在。
到了之後才發現,在場的人還不少,把個小宅子擠的滿滿當當的。
告知劉封具體事情的人是鐘繇,天子則坐在位置上閉口不言,但當劉封看過去的時候,小天子居然還主動給了他一個笑容。
一旁楊彪沉聲嗬斥道:“劉都尉,不得失禮。”
劉封卻是猛的驚醒過來,慌忙低頭以示恭敬。
對於楊彪的嗬斥,劉封趕忙惶恐請罪。
彆看楊彪好似吹毛求疵,可實際上卻是好心,因為對方僅僅隻是訓斥了一句不得失禮,卻是將剛才劉封覬覦天子的事情給帶過了。
對於劉封的請罪,天子自然不會真降下懲處,結果自然是寬宏以待。
隨後,劉封琢磨起白波軍鬨出來的這個事情。
劉封第一反應是天子想要折騰,可很快就排除了這一點。
真要折騰,重要的是事而非人。
天子手裡並不是一點糧食都沒,真要是天子想做,那必定不會召自己來,至少在辦事之前不會召喚自己。
那這麼來看,這件事還真就是表麵上看的那麼單純。
白波軍想分頭押注,給自己留條後路,而恰好他們這個後路,也是天子的外援。
這不就一拍即合了嗎?
可天子卻又舍不得糧食,所以召來了最像冤大頭的自己?
這麼一理,事情就順了。
可劉封也不是傻子啊。
一萬石糧食,哪怕走水路,從徐州千裡迢迢的運到河內就得耗費五千石糧食,剩下從河內再運到河東,這段陸路的損耗比之前那上千裡的水路還要多上一倍。
河東的一萬石軍糧,相當於要消耗徐州兩萬五千石糧食。
就憑你天子一句話,老子就得割肉?
更彆說劉封已經看出來白波軍在忽悠小天子了。
白波軍的說法看起來沒啥問題,可實際上卻藏了一個大雷,那就是軍中牲畜,尤其是戰馬。
河東白波軍的主要戰力就是騎兵,否則以他們這一身破爛似的裝備,能和西涼軍血戰?
劉封仔細觀察過,河東白波軍的披甲率僅僅隻有兩成多,基本全是皮甲,看不到鐵甲,甚至就連皮甲也都是半身甲。
對付這種敵人,劉封覺得隻靠自己那一千訓練有素的重甲步兵,就能把河東白波軍步卒給打崩潰了。
所以,白波軍的主要戰力,在騎兵上。
哪怕是最弱小的白波軍軍頭李樂,兩千來人的部隊裡竟然有四、五百匹戰馬,人馬比高達四比一,而整個白波軍最少擁有三千匹以上的戰馬。
戰馬的消耗可是步兵的五倍,如果隻算口糧,那也得是兩、三倍。
而且人能抗餓,馬可很難扛。
就算以最低的兩倍來計算,三千匹戰馬,就需要多算六千人的口糧,而且馬匹還不如人能抗餓,這樣算起來,最少得再給白波軍兩萬石,總共三萬石糧食才夠。
劉封哪裡肯吃這個虧?
尤其劉封要是真吃了這個虧,估計朝廷也好,白波軍也好,可能心思就活泛起來了,接下來隻會越來越得寸進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