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下旬,朱治的四千餘人連帶著程普、黃蓋的一千殘兵一起趕到了山陰城下。
當晚,孫策將營中豬羊儘數殺掉,犒勞將士。
大量的肉食以及足量的稻米,使得孫策軍的士氣又恢複了許多。
次日一早,孫策軍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圍攻。
王朗站在城頭,此時的他眼神疲倦,衣冠頗為不整,往日潔淨的衣袍也染上了斑斑汙漬。
隻是王朗這會兒根本顧慮不到這些,他看著遠處出營列隊的孫策軍,臉上的神情既憤怒,又疑惑,還有著一絲絲的畏懼。
“大明、仲翔,孫軍已經猛攻五日了,傷亡已近兩千,為何還能再戰?難道他們都是鐵人不成?”
王朗的話裡透著濃濃的不解,以會稽軍來看的話,除了周昕、虞翻這些大士族豪強的少數精銳部曲外,其他部曲和郡國兵最多也就支撐上兩天,甚至第二天都不會有第一天那麼凶猛的攻勢。
可孫策軍卻持續了足足五天了,今天看起來還是會繼續攻擊。
這就讓王朗既驚且疑,無法理解了。
周昕苦笑出聲,這才哪到哪啊。
當初他們三兄弟帶著精銳部曲以及丹陽兵,趁著孫堅吊打西涼軍的時候,在袁紹的支持下偷襲得手,攻占了孫堅的前進基地陽城。
孫堅的糧草輜重,軍械被服大部分都囤積在這裡,然後向前線轉運。
可以說孫堅的命脈就被掐在周昕三兄弟手中了。
可結果是什麼?
周昕他們兩萬多人守陽城,愣是被孫堅一萬多人給破城了。
這上哪裡說理去?
更倒黴催的是,周軍的流矢還把代表公孫瓚出使袁術的公孫越給射死了,惹得公孫瓚大怒,從此開始死磕袁紹直到公孫瓚覆滅為止。
因此,周昕對於孫策所部的強大是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也是他和虞翻聯手布置了錢塘江-固陵防線。
縱觀孫策橫掃江東,隻有兩次阻礙。
第一次是被劉繇借著長江堵在了牛渚,第二次就是被王朗借著錢塘江堵在了固陵。
這兩次阻礙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孫策軍很怕水戰。
反而不論是石城、秣陵,還是無錫、吳縣,又或者是山陰,這些堅城從來阻擋不了孫策的步伐。
因為此時的孫策軍的主力精銳,依舊是跟著孫堅橫掃中原的那群人,而水戰恰恰是一個技術活,不但對士兵的要求高,對戰船的要求更高。
孫策所部剛到江東,並沒有戰船的積累,而且臨時建造也需要合格的材料和時間,所以才會受困於船隻的質量,無法打贏水戰。
在孫策全取江東之後,從劉繇、王朗、許貢以及江東各地的士族豪強手裡取得了大量的船隻,其中不乏主力艨艟。
同時,孫家也招募了許多江東本地士卒,如此一來,孫家水戰的實力開始急速增加,達到了孫家軍的巔峰時期。
這一時間點無疑正是孫策掌權的末期,當時的孫家軍堪稱水路兩棲,陸戰水戰俱是極其豪橫,計騙劉勳,鯨吞廬江。
隨後進攻江夏,水戰直接打崩黃家軍,擒獲其妻妾子女共七人,黃祖隻身而逃。
劉表派來援救黃祖的侄子劉虎、大韓晞,以及劉表精銳部曲長矛隊五千人並兩萬餘部眾被殺,跳水溺死者達一萬餘人,孫策繳獲船隻六千餘艘,財物堆積如山。
這長矛隊名字看起來普通,卻實打實是劉表的心頭肉,在劉表的軍隊裡,妥妥是與袁紹的大戟士,曹操的青州軍,虎豹騎一個檔次的頂級兵種。
一個能讓曹操說出“猘兒,謂難與爭鋒”的人,打仗水平能不高嗎?
反而是孫策戰死之後,因為孫權的戰略目標始終是上遊的荊州,而並非是北方的徐州、豫州。
這一戰略決策,影響了軍隊上層,再加上曾經跟隨孫堅縱橫中原的中下層軍官團和老卒逐漸老去,更新換代之後,這才使得孫家軍的陸戰水平開始下滑。
等到孫權掌軍的時候,孫軍已經徹底變質了,不但陸戰拉胯,離不開船隻,更變成了軍閥聯盟,下麵的軍頭和士族豪強已經徹底蛻變成了守戶之犬了。
防守戰嗷嗷牛逼,進攻戰宛如死狗,再也沒有了孫堅、孫策時期的巔峰戰力。
“這、這如何是好?”
王朗聽完周昕所說的陽城之戰,整個人都懵了。
兩萬餘人守城,還斷了對方糧道,占了對方的囤糧城池,結果就在短短的幾天內,反讓對方破城了。
那這山陰城還怎麼守?
周昕聽出王朗的怯意,隻得安撫道“陽城,小城也。山陰,堅城爾,自不可同日而語。況孫伯符也非是孫文台,未必有其父之能,府君不必多慮。”
虞翻也出聲支持道“連日猛攻,我等固然守的辛苦,但孫軍也日漸疲憊。譬如昨日,孫軍的攻勢就已經有些懈怠,幾次上城,卻沒有第一日那般凶狠,反倒是存了自保之意。”
猛士上城的目的是為了後續士卒打開一個登陸點,好保護後續士卒源源不斷的登上城頭。
可這樣一來,猛士是需要主動衝入敵陣,擾亂甚至逼退守城方的,因此威脅性極大。
可如果猛士不衝陣的話,那登陸點打不開,攻勢固然會失敗,但猛士本人卻是能多上好幾分生機,可安然無恙的撤回城下。
虞翻顯然是察覺到孫軍的疲敝,忘死之心顯然在消退了。
王朗稍稍振奮了起來“大明、仲翔,此番城牆還是得托付給你們了。”
周昕、虞翻當即行禮道“明府之托,我等必儘心竭力,守住山陰。”
“好、好!”
王朗連聲道好,眼看著孫軍大部已經出營了,王朗便在周昕和虞翻的勸說下下了城牆。
等到王朗走了之後,周昕看向虞翻,問道“昨日我等商量好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虞翻衝著周昕點了點頭“大明兄勿慮,我已經在南門備下船隻,若是當真守不住了,可從水門撤離。”
山陰城南正對著鏡若湖,城南有一處水門,正為山陰南門。
在水門內有一處碼頭,相當之大,足以停靠數十艘走舸,甚至還有五艘艨艟。
因此,山陰的守軍其實並不算是孤城,因為水路還是暢通無阻的。
“那就好。”
周昕鬆了口氣,孫軍的進攻太猛烈了,讓他頗為吃力,幾次險象環生,都預示著山陰城隨時可能告破。
“還有一個好消息。”
虞翻嘴裡雖然說著好消息,但臉色卻依舊生硬“上虞那邊派人走水路進城告知,固陵的兩千多人已經撤回來了,若是我們堅持的住,他們可走水路入城增援。”
周昕先是大喜,隨即想起什麼,追問道“要多久才能入城?”
虞翻當即答道“五日!”
周昕眉頭皺了起來“怎麼要這麼久?上虞距我不過一日之路而已。”
上虞距離山陰並不遠,而且上虞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就在鏡若湖的東頭,也就是從上虞出兵,可以直接走湖對岸急行軍,根本不用擔心孫策軍的襲擾,因為孫策軍在鏡若湖中沒有水軍。
因此,周昕覺得應該一日即可抵達才對。
隻要到了湖對岸,山陰城中的船隻即可將他們運送入城,怎麼還會需要五天時間?
難道對方不知道山陰吃緊嗎?
虞翻冷笑道“焦創當真是好打算,他這還真是算準了日子進城的。”
周昕先是一愣,隨即猛的醒覺過來。
今天已經是孫策攻城的第六天了,若是再過五天,那援軍入城豈不是孫策攻城的十天之後了。
孫策軍就是再猛烈如虎,十天之後也該休整休整了。
這時候焦創再帶著援軍入城,既沒出力,又得了名望,當真是好算計啊。
醒悟過來之後,周昕恨恨罵道“焦創實乃豬狗不如!”
周昕在城樓上痛罵焦創,孫策卻在城下想要殺他。
周家和孫家之間的恩怨,委實僅次於劉表、黃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還在劉表、黃祖之上。
陽城之戰雖然周家三兄弟戰敗了,可袁紹的目的卻是達到了,甚至袁術也有好處,唯獨隻有孫堅吃了大虧。
雖然孫堅打贏了陽城之戰,可他豫州之主的美夢卻是徹底破滅了。
之後孫堅不得不放棄了豫州,老老實實的回了袁術的麾下,為其南下攻打劉表,其根源就在陽城之戰。
孫策如何能不恨周家三兄弟入骨?
隨著孫軍擺好陣勢,戰事再開。
隻是孫策卻不在正麵戰場,而是悄悄的來到了東麵戰場。
之前說過,山陰三麵靠水,但並不完整,隻有南麵一麵是徹底被湖水包圍。
因此,東麵和西麵還是有一片開闊地可以用來攻城的。
隻是這片開闊地並不大,撐死了也隻能擺開幾百人,所以這裡成了次要戰場。
孫軍利用這裡牽製部分守城兵力,而會稽軍則用少量兵力防守這裡,以防孫軍偷城。
隻是這一日,孫策帶著八百精銳埋伏在了城東。
這八百人,儘數都是父親留下的百戰精銳,而且人人披掛鐵甲,裝備最差的也是半身鐵甲。
這些鐵甲可都是當年連敗西涼軍的時候奪取來的戰利品。
孫策之所以遲遲沒有動用這些精銳,是因為這些人太珍貴了,死一個就少一個,不到最關鍵的時刻,孫策是絕對不舍得讓他們上戰場的。
這可是能吊打西涼軍的精銳!
當時的西涼軍堪稱東漢第一武力,不但自身身經百戰,還吞並了東漢的中央軍,最重要的是,還把洛陽武庫的裝備全部給掠走了。
而孫堅的部曲,就是打贏了這樣的西涼軍,其戰力的可怕程度可想而知。
隻是孫權後來實在太拉胯了,也沒能統一三國,後世史書自然不會記錄這些。
就以鹵城之戰來講,武侯斬甲首三千,大破司馬宣王,還反攻到了上圭城下,要不是李嚴被嫉妒心給迷了眼睛,謊報糧食不夠了,使得武侯不得已退兵,司馬宣王連隴右都得丟。
可史書裡怎麼記載的?
魔法晉書目錄可是清清楚楚的記載了司馬宣王大破武侯,斬首萬餘籍。
當時的蜀軍攏共才不過十萬人,被斬首萬餘,那損失不得大幾萬?
最搞笑的是,魔法晉書目錄這一段的結尾還漏了個雞腳,說陳泰和郭淮預言明年諸葛亮肯定還來。
都被斬首萬餘了,不得好好休整休整?
隨著戰事的展開,山陰城北已經是一片喊殺之聲。
即便是城東,也有十餘架雲梯,千餘孫策軍將士企圖攀上城牆。
可城牆上也有八百餘守軍,在軍官的指揮下,以石塊、擂木進行反擊,防的很是嚴密。
孫軍的攻勢出乎意料的凶狠,一波接著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