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我們郡主的為人,也不會讓我沒個結果。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跟了郡主後,我這日子才有了盼頭,覺得活著像個人了。”
安嬤嬤羨慕的看了葉嬤嬤一眼。
她來了南越這麼些日子,自然也看得清楚明白。
傅家這樣的情況,一家子都是腦子拎得清的人,當然三老爺除外。
可三老爺雖然有很多毛病,但是他如今上懼內,下懼兒子和兒媳婦,一家子都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前些日子侯府送信來,一人隻稍微暗示了兩句,三老爺不就怒氣衝天的跳出來,一個人集火了整個侯府還不落下風嗎?
這三老爺以前在京城也是有名的紈絝,看他懟起親爹來也是毫不留情。
如今卻被兒子,兒媳婦拿捏得團團轉,真是指哪打哪。
讓安嬤嬤看得是又好笑又解氣。
這樣的一家子,夫妻同心,婆媳關係親過母女,家庭氛圍又好。
給這樣的主家乾活,就是伺候人,也覺得心情舒暢,日子有奔頭。
尤其是路蓁蓁對葉嬤嬤,那不僅倚重,更多的是尊重。
這點更讓人心動。
她在宮中雖然得貴妃看重,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可她在宮中也不敢有絲毫怠慢,更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所求的也不過是得貴妃看重,後半輩子有靠,讓家人也能沾些光。
她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老之前,幫著家裡也培養出下一個和她一樣的嬤嬤出來,繼續為貴妃一脈服務。
而她功成身退,得一筆賞賜,老了回家被家裡人榮養幾年罷了。
想想她家那些個糟心的事情,安嬤嬤更添羨慕了。
隻是她有分寸,葉嬤嬤有今日的好日子,是她投了樂安郡主的緣法。
自己也得貴妃看中,日子將來也不會差。
安心的伺候好樂安郡主,回到宮中,她也算辦好了差事,也能得貴妃的賞賜。
而且以她對路蓁蓁的了解,她離開之日,路蓁蓁肯定不會虧待了她。
這麼一想,安嬤嬤的心就平和了下來。
路蓁蓁倒是不知道安嬤嬤對她評價這樣高,隻專心調養自己和養孩子呢。
養娃的日子,無聊又充實。
洗三那日,來的人不多,傅知易沒打算大辦,隻請了心腹手下,南越縣的官員,還有一些投靠了傅知易的商戶大當家。
女眷們除了蔡氏,還有黃家和餘家的女眷能進來跟路蓁蓁說幾句話外。
其他的人,都隻在外頭西花廳坐著,有葉嬤嬤和安嬤嬤招待。
豆包和湯圓被抱了出去,大家圍觀了一番,送了不少禮物。
洗三禮是由安嬤嬤主持,用的是三老爺早就預訂好的一個黃銅盆。
兩個哥兒這兩三日,再吃了母乳後,食量慢慢大了起來。
小臉和小胳膊都長了些肉,剛出生的紅已經徹底褪去了,白白嫩嫩的,雖然瘦了些,可也能看得出眉眼輪廓了。
在場圍觀的女眷們,那是紛紛交口稱讚,從頭誇到了腳,真是沒一處不好。
兩個娃兒被安嬤嬤放在盆裡沾了沾水,嚇得大哭起來。
雖然個頭不算大,可哭聲倒是響亮。
又引起一乾女眷的誇獎。
豆包和湯圓哭得越響,女眷們就笑得越高興。
好容易儀式完成,豆包和湯圓重新穿上了衣服,裹緊了送到路蓁蓁房裡去了。
而豆包和湯圓洗完三的銅盆裡丟進去的紅棗、荔枝、桂圓還有花生栗子之類的喜果,被圍觀的女眷們一哄而上,搶了個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