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蓁蓁忙上前:“陛下,我家這兩個小子,玩到喜歡的東西容易入神,壓根注意不到彆的,我這就讓他們兩個給陛下請安。”
皇帝擺擺手,抱著橙子端坐在了最上首,才道:“無事,孩子能專注一樣東西是好事,讓朕看看他們能不能把這兩樣解開。”
於是一屋子人大氣都不敢出,就看著豆包和湯圓。
橙子左右看看,剛要說話,路蓁蓁眼疾手快的撈了一塊茯苓八珍糕塞到了她的手裡。
橙子立刻忘記了自己要說什麼,抱著八珍糕,猶豫了一下,還是先遞給了皇帝:“爺爺吃,橙子給你的賠禮。”
皇帝一怔,低頭對上了橙子清澈的眼神後,眼神也不由自主的柔和了些,揉了揉橙子的頭:“朕不吃,你吃吧。”
橙子也不推辭,抱著八珍糕開始啃,點心屑從橙子嘴邊漏到她的衣服上,又落到了皇帝的龍袍上。
旁邊的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不敢再看。
皇帝也不在意,喝了一口茶,問路蓁蓁:“樂安這些年,在南武如何?”
路蓁蓁知道,這隻怕才是皇帝今日來的真正目的。
看了各種奏折,密折不說,還非要聽聽自己嘴裡的南武好像才算數一樣。
真是的,平日裡看自己給嫡長閨和肖貴妃的信少了?
心中腹誹,臉上卻沒有半點不情願。
反而笑起來:“若要說起這個,臣女隻怕要說個三天三夜不停了。”
“彆的也就罷了,南武那邊跟京城民風民俗著實不一樣。那邊的人都以做生意,開商行掙錢為榮……”
路蓁蓁知道皇帝想聽什麼,就慢慢的說些南武府那邊的風俗,還有一些美食和當地人一些飲食風格。
她本就口齒伶俐,說起這些來,繪聲繪色,妙趣橫生。
比起寫在紙上的描述,從她口裡聽來,更形象具體一些,就好像聽人說書一般。
尤其是說道南武那邊人飲食的特點,萬事皆能煲湯,萬病皆喝涼茶。
一些大家聽都沒聽說過,或者覺得匪夷所思的材料,都能煲出一鍋靚湯來。
彆說皇帝和貴妃幾個了,就是伺候的大總管還有宮女們,也都聽住了,一個個麵上不顯,耳朵卻豎得高高的,生怕漏聽掉了一點。
路蓁蓁說完這些,見皇帝還一副饒有興致的模樣,隻得又說些當地嫁娶的風俗規矩。
還有過年的時候拜神的景象。
隻說南武那邊,不像京城這邊拜佛主菩薩,而是拜媽祖娘娘。
尤其是出海的人,更是信奉媽祖。
南武那邊,拜神,好些地方叫拜老爺。
神靈係統那叫一個複雜,反正道佛兩家,隻要能夠靈驗,就有地位。
反正最信奉的除了媽祖,就是玄天上帝、雙忠公、三山國王。
至於剩下的一些神靈,路蓁蓁去了五年,也還沒徹底搞清楚關係。
反正那邊過年拜神祭祀那叫一個熱鬨,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天公);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爺(伯公);初三、十七拜媽祖;初四、十八拜財神爺;初五、十九拜五穀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國王;初八、二十二拜壽星公;初九、二十三拜觀音;初十、二十四拜如來;十一、二十五拜伯公;十二、二十六拜虱母仙;十三、二十七拜何仙姑;十四、二十八拜太白金星……
一個正月下來,神都沒拜完。
更不用說接下來,幾乎每個月都有神要拜。
南武的百姓,除了正常的日常生活,不是在拜神就是在去拜神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