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分宗這件事太炸裂了,大家一時都睡不著了。
索性圍坐在一起,商量到時候怎麼跟寧平侯府說這個事,如何應付那些傅家的族老,又如何把對名聲的妨礙降到最低。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這四個人裡,沒一個是真蠢的,尤其是傅知易,那心眼子更是有八百個。
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提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好好的一個守歲愣是變成了一個小型的研討會。
三老爺尤其的興奮,態度相當積極。
這可是他第一次參加郡主府的核心會議,討論這種事關百年大計的大事。
這讓三老爺感覺到了自己這幾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擠進核心小團體了。
那叫一個激動啊,眼珠子一轉就恨不得相處了三百個歪點子,個個都損到家了。
知道的是算計自家大侄子,不知道的還以為算計殺父仇人呢。
最後三老爺不忘拍著胸脯保證“你們放心,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怎麼也得把這事辦得漂亮!”
一麵又感慨“這主要是還得守孝不能出門,不然我先去給老太太吹吹風呢,讓老太太那邊發話,就說這也是老爺子生前的遺願,咱們不得不同意呢——”
包括傅知易在內的幾個人,都震驚的看向了三老爺,不愧是你,甩鍋這招你用得可真溜啊。
老太太要是知道你這麼甩鍋,她能先捶死你吧?
也不知道老侯爺地下有靈,晚上會不會爬上來給三老爺托夢啊。
接下來守孝的日子,不論京城裡如何風波不斷,郡主府都平靜的很,半點不沾惹塵埃。
三月皇後和太子的冊封大典,郡主府的人都沒有去參加。
不過賀禮還是送去了的。
第二天,新出爐的皇後和太子賜下的東西,那都是拿車拖的。
眾人也就知道,彆看郡主府如今都在守孝,以傅知易救了太子一命的功勞,以後的仕途那可是鮮花著錦,不可限量呢。
冊立太子之後,康王之流立刻就都偃旗息鼓了。
陛下也漸漸的將手頭的事務都分了一些給太子處理,也隨時將太子帶在身邊教導如何處理國家大事。
後宮裡頭,那些妃嬪們也不敢再做妖了。
之前貴妃還不是皇後,有些事情能做。
如今貴妃是皇後了,有不識相的小妃嬪言語不恭敬的,直接關了禁閉,撤了牌子。
後宮嬪妃裡頭,淑妃十分認得清自己的位置,賢妃從德清大長公主出事後,就一直病病歪歪的,基本不出宮門了。
其餘的那些妃嬪們,更是無人敢跟皇後彆苗頭,畢竟以後她們都還要在皇後手下討生活呢。
四公主更是,一躍成了大公主之後最尊貴的嫡公主了。
想巴結討好的人數不勝數,每日公主府那邊門口都熱鬨的很。
朝堂中此刻也無甚大事,剛打贏了一場勝仗,舉國上下士氣倍增,皇帝的威望此刻達到了頂峰。
眼看就要進入五月,傅知易和路蓁蓁這邊要出孝了。
太子那邊已經派人來悄悄透露過了,傅知易出孝後的位置,他已經都給尋摸好了。
外放是不可能外放的了,他已經在吏部給傅知易謀了個好缺,隻等他出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