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世子妃聽得在一旁樂。
聽聽這語氣,知道的是嫡長閨,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親媽呢。
也不得不感慨,路蓁蓁和四公主是真投緣。
自家小姑子清寧郡主跟四公主一起長大的情分不消說,路蓁蓁跟四公主如今這情分,如今看著可不比跟自家小姑子差。
路蓁蓁自然不會跟四公主客氣。
十分大咧咧的道“那你們放心,以後肯定我會經常寫信來煩你們的,今天要這個,明天要那個。到時候你們隻彆覺得我煩就好。”
幾個人都笑起來,路蓁蓁是什麼脾性的人,她們還能不了解。
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
她嘴上這麼說,實際從來不會讓關係親近的人吃虧。
從南越那五年往各家送的年禮就能看出來。
因此都紛紛表示,你隻管要,反正你要的越多,回給咱們的禮也越多,到最後說不定還是咱們賺了。
說笑了一陣,看看天色,大家也不好再拉著人不放了。
隻得依依惜彆。
每個人都備了儀程,推辭不得,隻得在車隊後麵又加了一輛馬車。
傅知易的車隊打頭,其餘的人都陸續跟上。
在眾人的不舍中,車隊緩慢的消失在了路的儘頭……
這次去西北,除了留下伺候蘭氏和三老爺的人手,大部分伺候的人都帶上了。
當初三老爺從老侯爺那裡撒潑打滾要回來的那些好手,在玩命救回晉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後,回京城都得到了封賞。
有直接賜下金銀的,也有借著這次功勞,直接被封了九品的仁勇校尉。
雖然不過是區區九品,可也是官職。
比起之前侯府的下人這個身份,那可謂一步登天了。
這次去西北,這些人聽聞是傅知易要去做巡撫,早就自告奮勇前來投靠了。
不僅如此,傅山還又不知道從哪裡,又弄了一支約五十人的親衛出來,貼身保護傅知易一家人。
又走出十來裡路,官道邊,早就有一支上千人的隊伍等候多時了。
身為巡撫,代替天子便宜行事,相當於甘寧道的一切他都有先斬後奏的權利,這數千人的隊伍以後就是傅知易的親兵,要一路保護護送他到甘寧去。
領頭的還是老熟人。
正是當初跟著傅知易他們一起南下去南越的唐梁校尉。
不過因為三皇子私蓄私兵,加上剿滅水匪的功勞,回京城後衛副統領就升為統領了。
唐梁也論功行賞,晉升為五品遊擊將軍。
這次皇帝下旨,從禁軍大營挑選一千五百人為西北甘寧巡撫傅知易的親衛。
唐梁野心勃勃,知道在禁軍裡頭,想再晉升,實在是太難。
要麼熬資曆,要麼立大功。
可在京城附近,要立大功,除非是有誰造反,他適逢其會救駕,才能算大功。
若是想要晉升,還得想其他法子。
比如去西北戰場拚殺去。
可惜跟西戎的戰爭已經結束,讓唐梁扼腕不已。
如今聽說傅知易要去西北,唐梁立刻意識到了這是一個機會。
這些年他也算關注傅知易,看著傅知易不停的立功,不停的晉升,那速度,真是自己拍馬都追不上。
當時就興起了一個念頭,若是跟在傅知易身邊,傅知易得道,他們身邊的這些雞犬跟著升天不為過吧?
所以皇帝下旨後,他態度十分積極的表態要去傅知易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