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路十分好走,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卻比平時多了許多。
葉大嫂將車窗推開一個小縫,讓晴天可以看到外麵,自己也感慨道:“真不愧要過年了,路上的人都多起來了。”
“可不是麼,等小年兒過後人更多。”林玉梅打點氣精神道,“你們第一次在這邊過年,以後就習慣了。
“所以說咱們周邊這些縣城的店家,對過年那都是又愛又怕。
“因為啊,一到年底這東西是真不好賣!
“但凡想買點兒什麼,若是平時,直接去店裡買就買了。
“可是一到年底就會想,反正也要去京城置辦年貨,何不到時候一起買呢!
“京城的東西又全又好,也不比縣城貴什麼,買的多有的時候說不定還要便宜咧!”
“這是為什麼啊?”葉大嫂對此十分不解,按照她以往的經驗,府城的消費似乎比縣城貴不少呢!”
林玉梅解釋道:“大嫂,你說府城比縣城貴的應該是菜價和吃喝這些吧?”
“對啊!”
“菜都是鄉下地裡種出來的,自然是鄉下最便宜,縣城次之,府城最貴。
“可我說的這些,都是日用品。
“除非是當地產的,否則但凡是外地運進來的東西,都是要先運送到京城或是府城這種大城池的。
“然後縣城的人去進貨,村裡的人再去縣城進貨。
“這樣層層加碼,到最後可不就是城裡最便宜,村裡最貴了麼!
“京城可不止有玲瓏閣這樣的店鋪,也有賣得很便宜的地方。
“回頭今年置辦年貨的時候咱們一起,我帶你去買。”
葉大嫂一聽自然高興,趕緊答應道:“那可太好了,不然我們可真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被人坑了都沒處說理去。”
“別說去京城了,咱們這邊還有專門跑到天津衛的集市上買東西的呢!”
“這倒是,天津衛那邊的東西還真是又多又好,還比京城便宜。
“就是太遠了,咱們居家過日子,置辦年貨也置辦不了太多,沒必要跑那麼遠。
“說句不好聽的,年根兒下各處也都不太平,萬一遇到什麼危險,得不償失。”
“嫂子,還是你這話說得在理。”林玉梅聞言就像是找到了支持者一樣,一把抓住葉大嫂的手道,“你回頭幫我勸勸王歌。
“你說說他這個人,剛跟著三哥賺了點錢,如今心思就活泛了。
“剛才非說讓我給他點兒銀子,他要去天津衛進貨,趕在年前回來賣。
“我還沒說不同意,就稍微猶豫了那麼一下,他就跟我鬧脾氣,說那是他憑本事賺的錢,自己總該有權利支配。”
林玉梅一說起這事兒,又委屈起來。
葉大嫂道:“原來你們兩口子剛才是為了這事兒鬧別扭呢?”
林玉梅聞言有點不好意思,垂頭道:“誰讓他說話那麼難聽,昨天剛說把錢都交給我,以後都聽我的,今天就為了錢跟我說那樣的話……”
葉大嫂聽完林玉梅說的來龍去脈之後,無奈地搖搖頭道:“你們倆啊,心都是好的,嘴上卻不肯老老實實說自己的想法,非要說些情緒上的話。
“還非要一個頂著一個說,沒有人肯先讓一步,那可不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
聽得葉大嫂這麼說,林玉梅回憶了一下,可不正是這樣麼。
王歌剛開始隻是單純想去天津衛進貨賣錢,是自己先把之前家裡那些糟心事兒的情緒摻雜進來,導致後麵兩個人說話都帶上了情緒,越說越生氣,最後不歡而散。
見林玉梅已經開始反思,葉大嫂道:“這件事兒,不都是你的錯。
“男人就是那樣,想一出是一出,腦子裡麵一根筋。
“咱們女人遇到事兒呢,又容易想得太多,方方麵麵都會考慮,都會擔心。
“男人們大多隻會看到事情最好的結果,覺得自己肯定能做成。
“可咱們則要考慮萬一是最壞的結果,會不會影響一家人的生活,給家裡帶來什麼隱患。”
“大嫂,你說得可太對了,就是這樣。”林玉梅覺得自己一肚子的苦水想要訴,“說出來不怕你笑話,當初他看葛玉榮賣貨賺錢,也想著要去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