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嗯了聲,扶著蕭清一起走回家。
蕭清歇了半天腳上算是有了力氣,走起路來也快了些。
雖然家就在眼前了,可路還是要一步步的走,蕭清想今天這個來回應該有不少步,加上昨天的兩萬多步,應該會有驚喜步數。
只是剛走到院子門口,蕭清覺得她們的棗樹保不住了,草棚子裡炒菜的香味已經引來了村裡人,草棚子門口已經站了兩三個人。
“娘,那不是村口的江風家的杜嫂子嗎?還有她家的小姑子,她的小兒子三行?”周氏見娘停下來,看著草棚子門口的三人。
蕭清想了想,上次杜氏就極力勸她跟說親的齊大珍和好,這人嘴巴不行,說三道四又愛管閒事,可想到身後焦家兩個媳婦還在悄悄的跟著他們,心裡便有了想法。
雖然杜氏不是那種愛找事的人,但菌菇和栗子的事還要瞞著她,冬棗怕是保不住了。
“等會我先回草屋,你們把冬棗擺在草棚子門口!”蕭清囑咐著周氏。
周氏雖然不懂娘為啥這麼做,但娘說啥,她就咋做:“好!”
三人走路無聲,等走到正在專心看秦氏燒飯的杜氏跟前,她們三人還沒發現。
蕭清見三人直勾勾的盯著草棚子裡的鍋,三行的口水都留下來了,頭快要伸到鍋裡,許是很久沒見過這麼香的吃食了,饞到了。
三人專注著鍋裡,也挺好,她悄悄走過去,她們也不注意。
而周氏故意把兩竹簍冬棗放在了杜氏身後,笑著問:“杜嫂子,這大清早你來串門了?”
杜氏驚得一回頭,看到周氏和她打招呼,身後又有一竹簍的冬棗,後退兩步笑著問:“小成娘,你瞧你走路咋沒聲?突然在人家身後說話,嚇我一跳!”
嘴上說著話,眼睛卻跟著剛走過去的蕭清,看她抱著一大竹簍的東西,沒看清裡面裝的啥,難不成也是冬棗?
這麼多的冬棗啊,該賣多少錢啊?
“我們剛才喊你了,是你沒聽到啊!”周氏和喬成笑著背上冬棗去了水缸那邊。
杜氏來了半天了,也沒從秦氏嘴裡套出一句話,這早上又是豬油,又是野菜,關鍵裡面還放了鹽,又攪了兩瓢白麵疙瘩,老喬家這是從哪裡發財了,吃上這麼多的好東西?
她知道周氏比秦氏老實,經不住套話,她笑著跟在周氏身邊想套套她的話:“小成娘,這麼多冬棗,你們啥時候去賣啊?”
周氏溫和的說:“明天一早去縣城裡賣。”
“那這麼多冬棗,估摸著能賣不少錢吧?”杜氏笑呵呵的說:“我剛看你弟妹做早飯,你們家都吃上白麵了?”
前兩天喬二經還上山上採野菜,還要把喬玉嫁給方家村的傻子方四,轉眼兩天就吃上白麵,昨天這一家子去了縣城,聽說賣了一天的冬棗,三個人揹著三竹簍,肯定賣了不少錢。
周氏把棗倒在大盆裡挑揀好壞:“你說的那些白麵啊,嫂子不知,那是我孃的體己錢拿出來買的。”
杜氏聽罷,表面上相信,心裡卻搖頭不信,像蕭清打兒女打出名的,錢都是從兒女身上扣出,雖然說像蕭清這樣的人在村裡雖然不少,但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