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玩。
不,應該說,他們是在進行各種科學實驗。
最令何瀟感覺震撼的,還是透過睡眠區舷窗,觀看巨大的藍星!
藍星反射光源非常強烈,雲層極速流動,壓迫感極強,讓他感覺自己好像有巨物恐懼症。、
到了晚上,則能夠明顯的看到藍星大陸上的燈光,地球上哪裡繁華,哪裡人跡罕至,一目瞭然,非常震撼。
舷窗是載人航天器的標配,俯瞰地球領略太空美景只是附帶作用,其主要職責是用來觀察航天器的執行狀態,它可以在電子裝置失效的情況下作為航天員對外觀察的託底手段,是載人航天器的眼睛。
睡眠區的空間比較小,有點像高鐵臥鋪……不過沒什麼好計較的,畢竟這裡的一平方米,可能價值上億……地球上最貴的房子,也完全沒法跟其相比。
這可是球景房!
當然最令何瀟感覺震撼的,還是宇宙深空。
跟在地球上看到藍藍的天空完全不一樣,這裡的深空是完全透明的,一眼沒有盡頭……
並不是黑暗,而是沒有邊界。
那感覺,有點像你站在數百米高的懸崖之上往下看……
這種震撼,在十多天之後,他們按照計劃依次出艙的時候,達到了巔峰。
首次出艙任務當天,從何瀟開啟氣閘艙艙門的8點00分算起,至當天下午14點40分艙門關閉,太空出艙時間總計6小時40分鐘。
由於出艙準備工作繁多,加上出艙任務時長限制,為了萬無一失航天員們將準備工作前置部署。
出艙準備工作的重點自然是穿著重約120公斤的艙外航天服,這套艙外航天服是火星計劃獨立研發設計,並不是何瀟用詞條直接造出來的,他們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科研製造能力。
這套艙外服的優勢是各身體部位關節更靈活,艙外航天服手套甚至可以抓握0.5厘米直徑的物體,出艙自主保障時間可達8小時。
超能力者在太空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開艙門,一開始是另外一名航天員,他玩命地在那兒開門拉那個艙門,用盡全力,卻怎麼拉也拉不開,那勁太大了,甚至打算用撬棍……
而何瀟只是稍微用力一拉,便輕鬆開啟了艙門。
還有在空間站內部行動,身體肌肉力量強大的他,要比其他人都更輕鬆很多,他只有用手指一點無處不在的“把手”,就能讓自己快速移動或者改變自己身體的漂浮形態。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費盡心力搞出來的超級肌肉,一直都沒機會實戰,卻在這裡展現了它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