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東國某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竟然比一些前十的名牌大學都高,就很離譜。
前不久,何瀟當年在江海大學的室友陳百年,來到霍克島找他喝酒。
他也是當年為數不多一直與何瀟保持聯絡的同學之一。
他畢業之後,透過倒賣天文望遠鏡,已經成為了資產上億的成功人士。
他也娶到了當初學院女神林亦姝,不過目前好像在鬧離婚……
他還是挺有眼光的,不是說擇偶,而是說商業方面。
現在天文望遠鏡的普及率,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無論是登月熱潮,還是火星劇變,又或者藍衛二歸位。
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幾十億年來頭一次的大事件,造成的天文熱潮自然是以往任何時期都不能比的。
別的不說,頭頂上突然多出一個執行速度極快、一天繞藍星轉十幾圈、白天都能看見的超級月亮,就足以讓無數人天天拿天文望遠鏡看它了。
更別說,由於它的距離地表特別近,用天文望遠鏡看起比月球清晰多了。
上面霍克島的機器人在挖礦都能隱約看到。
藍衛二正面某些區域,存在儲量驚人的黃金,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以霍克島的航天運輸能力,將其從藍衛二運輸到藍星地表的成本,已經有盈利空間了。
每千克黃金的價值,如今差不多是5.2萬鎊,藍衛二距離又那麼近,霍克島的飛船運輸成本比月球要小一些,每千克運回藍星的成本是210鎊……
即便考慮月球上提煉等其他成本,其盈利空間也足夠大了。
根據米國藍衛二環繞探測器的觀察,霍克島上一年度在藍衛二上挖了大約1萬噸黃金並且運回藍星,價值5200億鎊,利潤可能超過2300億鎊……
霍克島的航天產業,找了新的贏利點,不再是虧本生意,已經形成了良性迴圈。
值得一提的是,這5200億鎊並沒有列入霍克島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GDP,因為它並不算霍克島的“國內生產”。
關於霍克島在月球和藍衛二生產出來的產值,到底算不算其“國內”生產總值,世界銀行和貨幣基金組織正在激烈的辯論之中,目前並沒有定論。
……
對霍克島在藍衛二上大肆開採黃金的行為,米國呼籲保護藍衛二的原生態,要求限制甚至禁止開採藍衛二上的礦產,以免造成藍衛二因為失去質量而“失控”。
這個理由壓根不成立,藍衛二的質量是700萬億噸,黃金的那點儲量根本可以忽略不計。
別說每年運走1萬噸黃金,就算是每年運走1億噸鐵鎳合金,也影響不大。
藍衛二的軌道確實不穩定,大約200萬年之後,它不出意外的話,會撞向藍星。
但那是200萬年之後的事情了,200萬年在宇宙尺度只是一瞬間,但對人類來說可就太長了。
如果那時候人類還在的話,估計已經能夠將其改造成超級飛船,飛出太陽系了。
所有人都知道,米國不過是眼紅而已。
他們也只能眼紅。
雖然藍衛二的登陸與返回,對米國來說並不是很難,但是成本是個很大問題,米國如今從藍衛二運回藍星的成本,一公斤至少也要8000鎊,而且運輸量很小。
由於米國目前在藍衛二沒有發射基地,只能透過登陸艙返航的方式往藍星運回人員或者物資,返航一次性最多運輸量不過50噸左右,跟霍克島的3000噸級貨運飛船差太遠了。
米國在藍衛二上的設施,也不足以支撐其在藍衛二上大規模的提煉黃金。
所以即便是黃金,米國運回來也未必能夠盈利,何況藍衛二目前最主要的黃金礦點,都被霍克島搶佔了,其他地方黃金含量更低,提煉難度更高(本章未完!
第152章 神蹟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