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要對這些氨基酸,進行好好的研究。
接下來,他又測試出火星原菌按照藍星生物的說法,應該屬於雌雄同體,它自己一個人就能進行繁殖,它繁殖的方式,也與藍星生物大不相同,它體內似乎沒有DNA或者RNA,也沒有類似細胞核的結構,而是透過堅硬的“皮”進行遺傳的。
這堅硬的“皮”,似乎是它的本體,脫水之後,其他成分都可以損壞,只有這堅硬的“皮”一直保持原有屬性,或許正是它超強的穩定性,才得以擁有8000年的壽命吧……
然後它的疑似光合作用,何瀟也進行了測試,它確實能夠利用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不過它能夠吸收的波段,比藍星生物要多得多,它不但能夠吸收所有可見光,甚至還能吸收紅外光線,這也就是它們為什麼能在夜裡也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因。
他還測試出,火星以前存在一些和火星原菌類似乃至更高階的生物,但目前已經只剩下火星原菌一種生物,其他的生物,都滅絕了。
就在何瀟專心研究的時候,又一份來自公爵八號火星車的緊急報告被送到他面前。
嗶嘀閣
他開啟一看,裡面的內容又讓他頗為驚訝,原來最初發現火星原菌的那片火星海洋,裡面放養的小球藻等藍星生物一開始繁殖很快,但很快被火星原菌吞噬了,成了它的養料,那片火星海洋,現在完全被火星原菌佔領了……
它們不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還能“進食”,儘管它們的體型,比小球藻等單細胞藻類還要小很多。
進食可能不準確,或者用“分解”更合適……
火星生物的生命力,似乎比藍星生物要強大很多,競爭力也強很多……
似乎也很合理。
畢竟,相比起來,藍星生物就像是溫室裡長大的孩子,生存環境實在太優越了,所以它們並不需要很強的競爭力,就可以生存下來。
但火星可不一樣,火星此前幾十億年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讓火星上生物,必須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才能夠活到今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火星如此極端的條件下,能夠活到如今的基因,必然是最強大最有競爭力的生物!
如今火星條件改善了,更符合有機生命生存,它必然會迅速崛起,碾壓外來的藍星生物。
唯一幸運的是,它在火星上似乎並不普遍,而且並不能穿越廣袤的大陸。
所以是可以將其控制在個別海洋或者湖泊裡的,並不用擔心藍星物種無法在火星生存。
這個發現,也給何瀟提了個醒,必須小心提防火星原菌以及其他未來可能出現的火星生物,要將其嚴格控制在實驗室,絕對不能讓其在藍星上擴散,否則可能導致藍星的巨大災難……
畢竟藍星的水體,可是連成一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