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它們可能是真實存在的,至少也有類似的生物出現過……
由此可見,火星曾經確實出現過生命,並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演化,但演化的進度非常低,只達到藍星上苔蘚和線形動物的程度……
何瀟要做的,就是利用詞條改變火星的歷史,將這些已經演化出來的火星生物“復活”,並且以它們為基礎,在火星上創造出更高等級的生命。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人類對生命演化有更深刻的瞭解,促進人類的生物和生命科學,另一方面,也能為人類殖民火星提供極大的便利。
既然都是碳基生命,都有著氨基酸和蛋白質,那麼應該是可以成為火星移民食物的吧……
如果演化出幾種大型動物,作可馴化的牲畜也不錯,比如那種車輪動物,如果復生了它們,都不用造車了,車輪可比四足節能多了。
地形問題也沒關係,人類可以修路啊!
甚至,智慧生物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的,只要能夠確保它們不威脅到人類,創造出來給人類移民打打下手也是可以的……
而且,它們可以增加閱讀人數啊!
藍星上人口數量有限,他即便用詞條修改,效率也還是太低了,畢竟藍星上有多少人口,大家都有個概念,一次性偷偷增加太多,肯定會引起懷疑。
但如果在火星上可能就不一樣了,而且後期可以設定火星智慧生物的繁殖能力,如果它們擁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增長……
它們的威脅也不用太擔心,只要不讓它們擁有離開火星的能力就行了。
實在控制不住了,一顆比之前那顆更大的太空岩石砸下去,就結束了。
一顆不行再來幾顆……
當然,這只是最極端的情況下,正常情況下,何瀟是不會利用詞條幹這種事情的,好不容易創造的世界,他也捨不得毀滅啊。
說幹就幹,何瀟開始了自己的火星創世計劃,一開始,肯定要從最容易的開始。
他編輯了一個新詞條:
【火星巨型苔蘚化石】
“2030年1月16日,霍克島的公爵八號火星車,在火星北海附近又有了重大發現,根據霍克島科學院的研究分析,這是一塊類似苔蘚的火星古生物化石,一直以來,都被冰封在火星北極的冰層裡,由於近期火星溫度急劇上升,導致北極冰層融化,它也跟隨融化之後水流,來到了低窪地帶……由於火星生命具有‘休眠’的能力,霍克島的科學家,認為它有可能復活……”
這個詞條,其實是完全真實的詞條,無論是文字描述,還是圖片,都是真實的。
由於閱讀人數要求是0,所以並沒有觸發任務。
不過這塊苔蘚的化石被發現,並不是巧合,而是何瀟利用詞條測試出來的具體經緯度,再親自控制一臺公爵八號火星車,“偶然”發現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