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誕生45億年之後,獲得了它第二顆天然衛星!
藍衛二,誕生了!
由於它本身並不會發光,所以和月球一樣,在晚上它只有一半能夠被太陽照射。
不過不一樣的是,月球黑暗的那一半,是完全看不見的,即便拿天文望遠鏡也看不到。
而藍衛二,由於離地球太近,如果仔細用肉眼看,是能看到它另外一半的輪廓的,應該是藍星反射的光,被它另外一面接受,又返回了藍星,所以雖然很暗,但還是能夠看見大概的輪廓!
這也就意味著,不用等“滿月”的時候,藍星人就能在晚上看到它的全貌……
它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體,表面有明顯的陰影,說明它的表面確實如預料中的那樣,有很大的凹凸,不過它反射的光,要比月球亮多了,即便只是“彎月”狀態,它的面積也比月球大十倍以上,讓地球上的黑夜明亮了許多……
很多天文愛好者都拿起了望遠鏡,近距離觀察這顆新來的衛星,觀測的結果讓他們很是震撼,這顆太空岩石明顯遭受過多次其他太空岩石或者小行星的撞擊,表面有明顯的撞擊凹陷,非常有質感,散發了一種古老的氣息……
此時西半球除了少數人跑到了東半球觀看,大部分都在觀看電視或者網路直播……
而科學家們,則開始加緊時間,對藍衛二的軌道以及其他一切資料,進行精確的測算。
藍衛二的基本資料,與霍克島此前公佈的相差不是很大,它的軌道,也與霍克預計的幾乎完全一致,位於地球赤道650千米高度。
這個高度比之前各國發射的空間站略高一些,也彷彿是精確計算好的,因為如果再低一點,它就會受到洛希極限,即便它夠硬不會被撕碎,也會被藍星巨大的潮汐力變形。
而藍衛二進入地球衛星軌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也是剛剛好,多一點可能就衝出去了,少一點可能就撞藍星上了……
一切彷彿都是計算好的,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一發入魂。
即便是各國的科學家,也不禁懷疑:這TM真不是上帝乾的???
太巧了!太妙了!太詭異了!太恐怖了!
尤其是把這件事與4個月前,太空岩石372768撞擊火星聯想起來看……
這兩件事,獨立發生的機率,至少也是幾千萬、上億年才能遇到一次。
結果在短短五個月內,連續發生了,任誰都會覺得很驚奇,覺得很詭異。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兩次事件,結果似乎都是對人類有利的。
尤其是對人類停滯已久的航天事業。
也許是上帝在指引人類,是時候要集中全力,向太空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