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發芽了,死了,
旱稻發芽了,死了,
青稞沒發芽,
西紅柿發芽了,死了,
豆類全部沒有發芽,
……
反正要麼沒發芽,要麼發芽之後,很快就死了……
28種水生植物,也似乎無一倖免。
不過在公爵七號進一步檢測水坑的水樣本時,有了重大發現!
檢測到了水樣本中含有數量可觀的橢圓小球藻!
進一步的檢測發現:它還活著!甚至繁殖了!
小球藻是綠藻門小球藻屬普生性單細胞綠藻,是一種球形單細胞澹水藻類,直徑3~8微米,是藍星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現在20多億年前,是一種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養生長繁殖,分佈極廣。
它是無性繁殖,每個細胞可以產生2、4、8或16個似親孢子,成熟時母細胞破裂,孢子逸出,長大後即為新個體。世界各地均有分佈,多生活於較小淺水,也有海產種類。
目前藍星上已知的小球藻約 10 種,加上其變種可達數百種之多。小球藻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以澹水水域種類最多;易於培養,不僅能利用光能自養,還能在異養條件下利用有機碳源進行生長、繁殖。
總之就是繁殖極快,生命力極其頑強!
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藍星的生物一直都是越複雜的生物,適應性越差,越簡單的生物,適應性越強,有很多微型生物都能夠在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下生存……
所以橢圓小球藻成為第一批藍星生物中,唯一能夠存活並且繁殖的存在,一點都不奇怪。
接下來,公爵七號進行了第二批實驗,這一次,又有三種藻類,擬甲色球藻、念珠藻以及綠藻,成功在火星的水體裡生存,並且繁殖!
同時還成功在火星陸地上,培育了兩種地衣生物。
所謂地衣,也是一種低等植物,嚴格來說,其實是藻類和真菌共生的複合體。
由於菌、藻長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無論在形態上、結構上、生理上和遺傳上都形成一個單獨的固定的有機體,耐寒和耐旱性很強,能在岩石、沙漠或樹皮上生長,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南北極,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獨能生長繁殖,並形成一望無際的廣大地衣群落。
雖然並沒有發現任何一種高等植物能夠在現在的火星上生存下來,但是現在的發現已經足夠令人欣喜了。
有如此多的低階植物能夠在火星上生存並且繁殖,說明火星的環境,正在越來越接近藍星,而且這些低等植物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其實對火星的改造,或許比高等植物更好。
它們也都是可以製成食品的,就是成本和口味有點問題而已,但在火星殖民的早期,這可能並不是什麼問題。成本再高,也比從藍星運過去便宜無數倍,口味也是可以透過更精細的烹調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