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創造出“火星人”,那就不一樣了,可以利用“火星人”自己開發火星。
火人治火嘛!
就像大航海時代的最開始,移民和黑奴是很少的,還是更多利用本地的勞動力,來開發殖民地。
要不是傳染病,其實後來也不用大費力氣從舊大陸運輸那麼多黑奴……
現在火星的情況更加特殊,藍星人運輸的成本更高,那自然是利用土著成本更低……
另外一方面(本章未完!
第152章 神蹟再現
,藍星目前的進化和科技,未必就是完全正確的路線,何瀟對藍星人類超能力的推演發展,目前已經遇到了瓶頸,始終停留在身體素質提升的階段,很長時間沒有新進展了。
多一條路線,多一個選擇,如果“火星人”能夠發展出一條全新的進化和科技發展路線,那對追求永生和成神的何瀟來說,肯定是好事。
所以,經過一番思考,何瀟決定,還是把“火星人”給創造出來。
當然,最開始,也就是藍星原始人的水平,智力已經夠用,但是沒有自己的高階科技。
這也是詞條難度決定的,畢竟,如果“火星人”已經在火星上演化出了高度的文明,那需要改變的事實就太多了,難度也將大大增加……
而創造出原始人級別的“火星人”,難度稍微小一點。
何瀟試一下,透過反覆測試修改,最終將難度調整到了1.1581億……
有點難啊……
不過應該是可以完成的,畢竟現在火星的熱度太高,霍克島又是唯一能夠全面探索火星地表的存在,掌握著非常重要的資訊差。
可以充分的利用此時的熱度和這些資訊差,完成這個目前難度最高的任務!
實在不行,還可以使用一些道具,這些年,他積攢了六百多張各式各樣的道具了。
不過在此之前,何瀟決定先送未來的火星子民一個禮物。
那就是……火衛三!
透過長達數十天的精挑細選,何瀟最終選擇了一個與藍衛二類似的太空岩石。
它被命名為422994,也不過是眾多太空岩石中的一員,其最大直徑為55千米,質量約為800萬億噸,與藍衛二基本差不多,不過它的形狀,比藍衛二更不規則,竟然接近長方體,非常奇特。
像一塊大板磚。
也只有鐵鎳組成的小星體能夠出現這種形態,它們有足夠的韌度,質量又不夠大,不會因為自身的引力自己變成球體。
它的主要成分,也是鐵鎳金屬,這種太空岩石或者小行星在太陽系中非常常見。
不過它比較特別的是,鐵鎳只佔90%左右,還包含鈦、金、鉑金等多種稀有金屬……
這是何瀟特地選擇的,如此可以更好的製造火星所需要的金屬合金。
至於讓它歸位的方法,和之前藍衛二歸位的方法幾乎一樣,就是調整其軌道,讓其被火星捕獲。
於是,一場神蹟再次降臨!
第152章 神蹟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