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場面就此誕生!
這一畫面很快被截圖,登上了各國新聞媒體,瘋狂被傳播。
甚至頂替了一位巨星,臨時登上了下一期時代週刊的封面……
網友紛紛驚呼,大人,時代變了!
不可一世很多年的米國,好不容易重返月球,原本準備大肆慶祝,結果卻因為這一曲,非常尷尬,甚至有點屈辱……
米國官方很快釋出了宣告,嚴重抗議霍克島方面的行為,認為這是一種恐嚇和羞辱,並將其斥之為“月球霸權主義”……
霍克島方面立即反駁,表示這只是一場“正常的對藍星同胞的歡迎儀式”,並不存在任何不尊重的意思,他們甚至很友好的扶起了摔倒的米國和扶桑國宇航員,與米國在藍星上很多傷害他國的行為完全不一樣。
就在雙方爭執的時候,悶不做聲的東國載人登月成功,成為第三個獨立登月的國家……
東國宇航員王明宇將國旗插上了月球高地!
很多證據都表明,東國也準備在月球南極附近建立永久性基地,不過不在霍克島劃定了開發區域之內,距離稍微遠一些。
月球時代似乎真的來臨了,毫無疑問,霍克島是其中的領跑者。
如今的月球霍克島基地,常駐人員竟然已經高達72人,還有20個房間可供臨時人員登陸!
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也不是原先狹窄的登月艙,而是一個有著2500平方米的巨大生態圈!
這個生態圈是正方形,長寬都是50米,高度達6米,框架全是一種特種隔熱材料,能夠吸收致命的太陽輻射,同時能夠給內部進行保溫。
既能防止夜晚溫度過低,也能防止白天太陽直射導致生態圈內溫度太高!
生態圈之內,填滿了人造空氣,空氣壓強和成分幾乎與藍星地表一致。
而在生態圈的穹頂之上,則全部都是太陽能電板,另外生態不遠處的高地,同樣架設著無數太陽能電板,這些太陽能電板是霍克島基地的主要供電來源。
在富餘的情況下,則用來電解水,製造大量的氫氣和氧氣,儲存在特製的金屬瓶裡!
生態圈的最南側,是宇航員們的生活中心,它有雙層保護,即便外面一層遭到破壞,裡面依然可以保持安全,裡面如同蜂房一般,都是宇航員們的睡眠倉,空間要比空間站和登月艙裡的裡要大不少,一個人至少有15平方米,不過高度比較矮,是分層的……
生態圈的東側,則是實驗室,在這裡,技術人員進行各種實驗。
生態圈的西側,則是工業區,面積最大,足足有2600平方米,不過它並不是全部都是在生態圈以內,部分由機器人和月球車自動完成的工作,會在生態圈以外進行,只要工作人員在裡面進行遠端操控就額可以了,如果除了故障,機器人無法修理,才會派技術員穿宇航服出去修理。
電解水就是在這裡進行的,月球車運輸回來的資源,也都是在這裡解除安裝儲存的,另外這裡的工廠,也能夠透過氫氣,還原鈦鐵礦,製造出鈦金屬和鋼鐵……
這些金屬材料,才是生態圈建築材料來源之一!鈦金屬熔點高、硬度大、可塑性強、密度小、耐腐蝕,是非常好的航天材料,包括以後建造到火星的飛行器,一定能夠用上,極細的鈦粉,還是火箭的好燃料,也因此鈦被譽為宇宙金屬,空間金屬。
目前來說,霍克島月球已經做到了75%以上的材料,自給自足!剩下的材料,則仍然需要從藍星運輸過來,價格相對就昂貴了許多……
生態圈的最北側,則是農業區,面積也比較大,有700平方米,這裡的“牆壁”和穹頂,都安裝了特殊的玻璃,能夠將日光變成類似地球上的光照,所以地球上的作物,在這裡可以透過水培等方式進行生長……
主要種植是一些蔬菜,比如白菜、青菜、西紅柿等等,同時還會養一些魚……
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目前還不能使生態圈內的氧氣二氧化碳達到平衡狀態,仍然需要一些工業手段,對生態圈內的二氧化碳進行提取,同時補充氧氣。
也不礙事,二氧化碳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產原料,可以將其還原成碳,新增到生鐵裡面去,生產出鋼……也可以與氧氣化合,成為一氧化碳,可以作為一種還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