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藍星最大的空間站,是霍克島的空間站,尺寸不過百米,總質量不過600噸……
何瀟的想法,正是想把這顆最大直徑60公里,質量700萬億噸的鐵鎳天體,送入藍星衛星軌道,變成一個超級“人造”衛星,或者說超級空間站!
相對人造衛星和空間站,它的尺寸和質量優勢不用多說,鐵鎳材料也可以就地取材,成為建設設施的材料。
相比月球,它距離藍星可以近很多,月球的距離是38萬公里,而衛星軌道最低可以到650公里左右,差了600倍!
運輸成本和運輸效率都能夠大大下降!
而且這個衛星,引力會非常小,只有月球的百分之一,藍星的千分之一。
如果在這個衛星上,建一個航天中轉站乃至火箭發射基地的話,其發射效率將遠遠高於月球,更高於藍星,因為擺脫其引力實在太容易了,能夠以千分之一的功率,將火箭加速到相同的速度,如此一來,就能夠大大提升航天器的飛行速度,節約太空飛行的時間!
其實原本藍星很多國家,就準備把月球當做中轉站,就是考慮到月球的引力比藍星小很多。
很顯然,如果能有一顆比月球更近,引力更小的天然衛星,效果必然更好。
不過更小的人造衛星和空間站雖然距離也很近,引力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並不行。
區區幾百噸的質量,哪怕再增加100倍, 也根本無法滿足需求,不說空間夠不夠,就單論把火箭送走,自己也會受到強大的反作用力嚴重偏離軌道了,而700萬億噸的372994就基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藍衛二,請歸位!
不過何瀟還是仔細詢問了霍克島的幾名頂級天文學家,確信這樣的衛星,並不會給藍星帶來災難,才開始著手編輯詞條。
方法與之前轟擊火星的那顆372768基本一模一樣,先控制相關知情者,再用小詞條遮蔽其他國家相關的空間望遠鏡,最後以霍克島科學院的名義宣佈新發現!
他並不用擔心每次其他國家的相關空間望遠鏡都出故障,唯獨霍克島的沒有故障會不會引起藍星人的懷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編的百科詞條成真了】 【】
因為他並不是製造了一次新的故障,而是把原本的故障時間延長了,也就是讓詞條閱讀者相信,這些空間望遠鏡到現在還沒修好,成真之後,這些空間望遠鏡就真的到現在還沒修好了……
畢竟空間望遠鏡在幾百公里的太空中,修起來本來就很麻煩,修不好很合理……
即便還是有人懷疑,那跟他何瀟也沒有任何關係,畢竟在新的世界線裡,是霍克島科學院自己發現並且公佈訊息的,與他毫無關係,他插手的痕跡,會因為不合邏輯被系統修改。
下次直接讓它們墜毀好了,省得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