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會兒,他覺得應該是前者,因為倘若是後者,那麼系統就要額外推演出這種類生命體誕生的過程,難度肯定不會只有千萬級別……
系統也沒必要多此一舉。
也就是說,火星原本就存在這種類生命體,只不過因為其太小,又太特殊,所以人類雖然多次對火星進行探測,但一直都沒有發現它!
可問題又來了,火星如此惡劣的環境,怎麼可能一直都有生命存在……
而且之前何瀟用詞條測試過在火星生命,閱讀人數要求非常高,當時他由此判定火星上應該如人類一直認知的那樣,大機率是沒有生命的,所以他一直都對此沒有太大的期待。
但現在的發現,似乎證明不是那麼回事……
對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類生命體在極端條件下自動脫水的特性,才能讓它在火星上一直生存至今!
當溫度過高或者溫度過低時,它會自動脫水,避免自己的組織被燙死或者凍壞!
在這種情況下,它是完全沒有生命特徵的,算不算生命,是個問題……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和定義,可能並不準確,或者人類對生命的定義,本身就存在矛盾之處,在這種情況下,何瀟在編輯詞條時,就不能夠很好的描述他想表達的本意,系統理解的意思,可能有一點差別……
你要測試火星有沒有生命,你必須對生命有準確的認知和定義,而人類目前瞭解的生命,只有一種,定義不可能精準,所以測試結果出現偏差也就不意外了。
人類的語言文字,並不能對這個世界的任何事物進行100%準確的描述,尤其是在你對該事物有足夠了解的情況下。
《仙木奇緣》
比如一個古代人,他連空氣是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可能準確描述氧氣或者氮氣……
何瀟也是一樣,當他測試火星是否有生命時,可能他理解的生命,與他描述出來的生命,以及系統理解的生命,壓根不是一個概念……
所以測試並不是萬能的,有些宇宙的真相,還需要對其有足夠了解之後,才能得到準確的測試結果。
比如這種類生命體,在火星嚴酷的環境下,它絕大部分時間很可能都是處於脫水狀態,沒有新陳代謝和應激反應這種藍星生命典型的特徵,所以系統可能壓根並不將其判定為藍星認知“生命”……
“不糾結這個了,現在的關鍵是,如此利用這個發現,讓霍克島的科技更上一層樓,最好讓自己獲得延長壽命永保青春的科技……”
何瀟在想,要不要把這個發現公告全球。
如果沒有詞條系統,這個發現肯定是能瞞多久是多久,搶佔先機才是關鍵的,如果讓其他國家領先,以後自己可能會很被動。
但是他的詞條系統,是要求閱讀人數的,也就是說,想要充分利用詞條系統的話,就必須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相關的資訊。
那麼,就必須要告知全世界了!
當然,不能告訴他們完整的真相,那樣的話,他就沒有發揮的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