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反派也敢撩文字txt

第450章:穿成炮灰血獵(1)

寧希從娛樂圈位面回到時空管理局時,還沒休息多久就接到了緊急任務。

[宿主!開工了開工了!我先將您傳到新位面了,相關資料稍後就到!]

[滴——主系統檢測到女配的怨氣達標,復仇任務開啟——]

[執行者寧希正在接入——]

“嘭——”

寧希還沒反應過來,就從高處摔了下來。

“噗——”一大口血噴在地上,心臟處傳來劇烈的疼痛。

寧希腦袋一片空白,正想捂著心臟,卻發現捂了一手的血,低頭一看心口被掏空了!

“統子!你就不能再傳快一分鐘讓我躲過這一擊嗎?”

“你忍心看著你的宿主那麼慘,你不再是當初的統子了!”

系統AE86:宿主~,統子我也是打工仔,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寧希正準備讓它快點傳輸劇情時,頭頂傳來一道嬌柔的聲音。

“寧姐,對不起,不是我不想幫你,而是你的心實在太狠了。”

“阿爾芒是被迫轉化為混種D的,他那麼可憐,你怎麼能不分青紅皂白就殺了他呢?!”

寧希抬頭,看到一個身穿短裙、長筒襪,扎著雙馬尾的女生正在跟她說話。

她現在心臟被挖走,只剩下一口氣,眼前的人還這樣“大義凜然”地跟她說這些腦殘的話,不被氣死就怪了。

寧希睨著她,冷冷道:“滾!”

伊莎聞言,眼裡露出一抹疑惑,但還是轉身離開了。

[叮——經檢測,距離您左側五十米吧處有個小木屋,宿主可轉移休整。]

寧希沒法動彈,“心臟都被挖了,先療傷。”

[宿主,針對您現在這種情況,主系統已經為您配備了血薔薇之槍作為道具,與之配對的是供血的薔薇心臟。]

寧希咬了咬牙,痛得面色蒼白,“統子,快點。”

話音方落,一縷紅光鑽入心臟。

寧希感覺心臟處傳來熱乎乎的感覺,心口的傷開始癒合,手腕處形成了紅色薔薇花的圖案。

“統子,傳劇情。”

說著,她朝系統指引的小木屋走去。

小木屋裡沒什麼東西,寧希邊接收劇情邊檢視原主揹包的東西。

[滴——劇情傳輸完畢!]

寧希總算明白目前的處境,她現在穿進了一部關於吸血鬼與人類血獵相愛的言情中。

女主伊莎是人類獵人協會的特殊一員,她擁有能夠瞬間感應出吸血鬼與狼人偽裝成的人類的能力,其他血獵只能靠特殊的武器或者吸血鬼、狼人自爆原形才能艱難辨別出異類,所以她被稱為狩獵女神。

在這個言情小位面裡,人類、吸血鬼與狼人共同生活,人類當中又有一小部分祖傳的血獵,獵人協會是專門剷除墮落吸血鬼與狼人的一個特殊機構。

女主伊莎與原主都出身於血獵家族,獵人協會的現任會長艾雷是這個位面的優質男配,與伊莎、原主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原主愛慕艾雷,可艾雷喜歡的人是伊莎。

三角戀還不夠,伊莎後來喜歡上的是純種吸血鬼王尤里斯。

更諷刺的是,原主被炮灰還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女主的“聖母”。

女主伊莎有一個特點,就是成為血獵,卻處處放過墮落的吸血鬼,殘害人類的吸血鬼被她逮住,只需要訴訴苦,再編一個慘絕人寰的故事,女主就會落淚,說一句“你也是迫不得已”就將吸血鬼放了。

雖然目前的局面是,人類、吸血鬼與狼人主張和平共處,但墮落到殘害人類的吸血鬼與狼人是要被血獵擊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