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反派也敢撩文字txt

第484章:穿成炮灰血獵(35)

伊莎看到寧希時,心中的怒火一下子激發出來,要不是她,自己之前也不會被獵人協會的人排擠。

現在有任務在身,她不得不壓下怒火,先看看寧希他們在墓地做什麼。

其實,伊莎一出現的時候, 寧希就收到了統子的通知。

[宿主,您猜測得沒錯,伊莎真的來了,方位已給您標註!]

寧希朝布勞等人點了點頭,布勞等人就開始了他們事先說好的表演。

布勞輕咳一聲,道:“寧小姐, 我們需不需要加固這個墓地啊?萬一其他吸血鬼攻進來怎麼辦?”

“唉會長不知為什麼突然昏迷, 至今未醒,如果我們加派人手到墓地這邊來,肯定會引起外界的懷疑,到時候血族聖物的事情瞞不住了。”

“會長之前說過一定要將尤里斯殺掉,可是咱們協會根本就沒有把握能夠殺死尤里斯,血獵的聖水對於現在的尤里斯來說根本就不致命。”

“寧小姐,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寧希虛虛掠了一眼伊莎的方向,“放心吧,只要你們協會內部沒有出現叛徒,就不會有人知道血族聖物其實就埋在這座墓碑下面。”

“更何況,獵人協會防衛嚴密,普通的吸血鬼根本就沒法攻進來。”

伊莎聽到這一番話,再也無法壓抑心中的激動。

她一定要將這個訊息告訴尤里斯!

伊莎偷偷離開墓地的時候,暗中觀察的那些理事,一個個恨不得將伊莎綁回來嚴懲一番。

可後續還得靠她將尤里斯引入加了聖水的陣法裡面,只好再耐心等等。

這一次,他們不會再對伊莎手下留情!

臥室的門鎖上, 伊莎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尤里斯的電話。

“我打探到血族聖物的訊息了!”

尤里斯看著她興奮的神色, “小莎辛苦你了。”

“聖物在哪裡?”

伊莎如實道:“就在血獵墓地裡, 我今天潛入墓地聽到他們的話了,不會有錯的。”

“尤里斯,我現在就回去找你好不好?”

尤里斯想了想,安撫她的情緒,“小莎,沒有人比我更想你了,但是血族聖物沒到手之前,你還是先留在獵人協會,幫幫我,好不好?”

“血獵太狡猾,有你在裡面做內應,想必我取聖物會更加地順利。”

伊莎覺得離開尤里斯之後太難受了,可是她又想幫尤里斯做事,他高興,自己就更加的高興。

“那那我留在這裡,尤里斯你什麼時候過去取聖物?”

“這件事要從長計議,你先別急,我這邊準備好了就會通知你, 到時候你將我帶去墓地那邊就好。”

“小莎,你要明白,只有聖物到手, 我才能穩坐血族之主的位置,到時候再也沒有任何人阻擋我們在一起了。”

伊莎聽了尤里斯的話,很感動地點頭,發誓一定會好好完成任務。

伊莎和尤里斯這一番話,全部都被統子轉告寧希了。

[宿主,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嗎?]

寧希埋頭在獵人研究室裡面,正在和其他研究員一同研發抗血劑,其實抗血劑這個方向,獵人研究員一直都有在研究,只是沒有掌握到核心的技術,一直沒能成功罷了。

現在有了寧希的加入,其他研究員幹得頭頭使勁,相信過不了多久抗血劑就能現世。

寧希聽了統子的話,呵呵一笑。

這是伊莎的選擇,尊重祝福好嗎。

尤里斯得知了血族聖物的訊息,一定時間召集其他的吸血鬼,打算在下一個月圓之夜攻入血獵墓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