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劇那些年,武俠劇刀劍笑,文藝片轉山……繡春刀的選取的片段分別是三場最精彩的打戲,抓捕魏忠賢,金刀嚴府大戰,大明邊境對戰趙靖忠。
“繡春刀,丁修!”
“恭喜丁修!”
頒獎嘉賓開啟卡片,低頭看了一眼,就唸出了丁修的名字,神情頗為不自然。
這幾年隨著內娛的崛起,金馬獎都快成為內地的專屬場地了,一場頒獎下來,百分之八十都是內地演員拿獎。
這讓他們這些彎彎演員很是惱火。
一點生存空間都不給。
以前,評委會為了平衡,避免一家獨大的場面,都會象徵性的給幾個獎給內地那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是象徵性的給幾個獎給彎彎這邊。
偏偏彎彎演員還一點脾氣都沒有。
沒辦法啊,如果不是評委偏心,他們一個獎都拿不到,哪裡還敢有脾氣。
以前內地市場一年才有多少部電影?
彎省的體量是那邊的好幾倍。
現在內地一年多少部電影?光是院線上映的就上百部,還有沒能上映的“文藝片”大大小小加起來三四百部是有的。
三四百部電影,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精品,那也有三四部好電影,這三四部好電影過來,夠拿很多獎了。
更不要說還有港島那邊,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地方,那些個老牌影帝年年都有作品。
左右夾擊之下,彎彎這邊的演員生存空間被壓縮很厲害。
年輕一輩,能打的都沒幾個。
然而事實上,內地的精品電影其實很多,這些年那些瘋批導演紛紛拍起了文藝片,一個個的猛得不像話。
看看國際電影節就知道,戛納,柏林,威尼斯,每年有多少亞洲人面孔,其中最多的就是內地導演。
沒辦法,厚積薄發,人口又多,量變引發質變,每年總有幾部好電影出沒。
“修哥,恭喜了!”
徐浩風第一個站起身和丁修握手,眼神無比落寞,說不出來的感覺,有點酸酸的。
他的倭寇蹤跡也不錯啊。
老天無眼。
丁修微笑道:“老徐,記得咱倆得打賭,明天我就把繡春刀給你寄過去,幫我好好改改臺詞。”
繡春刀第一部劇本前年就弄好了,第二部劇本在電影上映後,看到反響不錯,也開始了改編,在幾個編劇的日夜不停加班熬夜下,第一版劇本已經出來了。
他打算讓徐浩風參與,提點意見。
老徐這個人武術方面或許有所欠缺,但對臺詞的敏感,還有江湖的那種味道,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具體看看一代宗師就知道了。
徐浩風無奈點頭:“知道了,知道了,我有時間就看。”
“恭喜,後生可畏。”
“謝謝樺哥。”
劉德樺也和丁修握手,恭喜他拿下最佳新人導演。
他本身也當過導演,前幾年導演過一部叫做愛在陽光下的片子,知道導演有多難,多費腦子。
從那兒以後,他公司自己出品的電影,他最多就是掛個監製的名字,壓根不碰導演的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