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宿主好勇

第622章:科舉女配不做炮灰(1)

“吃了再出去。”

“又去找王臨璋?”

寧希剛進入新位面,尚未回過神來,一道清冷的男聲就在旁邊響起。

她的目光凝聚,落在身前的男子身上。

他五官冷峻,正蹙著眉頭看她,神色一臉的複雜。

房屋佈置古樸,再沒其他人。

寧希有些懵,上個位面剛結束,還沒讀取新位面資訊就被傳過來了?

[宿主,由於這個位面任務比較緊迫,主系統先將您送過來了。保護機制開啟,周圍暫時停止,直到您將位面劇情接收完畢。]

一瞬間,寧希腦海裡湧入大量的資訊。

這是一個古代位面,講的是男主王臨璋從鄉野窮小子一步步崛起成為當朝丞相,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故事。

王臨璋是當今丞相王佐的私生在外的庶長子,年輕時與原主一起生活在永安縣,原主是個老秀才的女兒,自幼父母雙亡,與童養夫賀時彥相依為命。

可原主不喜歡性子冷淡、話少的賀時彥,對鄰家斯文白淨的王臨璋日生情愫。

王臨璋當時家境貧窮,因為只有母親柳妙常賺錢養家。

柳妙常曾是個楚館頭牌清倌人,與曾是窮士子的王佐相戀,為了幫助王佐上京趕考,她親自贖身,將剩餘的錢財全部給王佐帶上京師。

不承想,王佐高中狀元之後,被權臣榜下捉婿,最終一紙休書拋棄了柳妙常,迎娶權臣嫡女李貞。

柳妙常獨自辛苦栽培王臨璋,供他念書,求有朝一日出人頭地,讓親生父親認回他。

不愧是男主,他中了秀才,尚未去考取舉人,王佐就想起了他還有一個兒子的存在。

起因是王佐妻子李貞只生了一個女兒,李貞善妒,下嫁之前要王佐發下重誓,終生不納妾,所以府中只有一女,李貞身體不好也無法再生育了。

王佐望著偌大的家業沒個繼承人,思來想去,這才記起他還有一個兒子在外頭。

一查,這王臨璋還是個可造之材,便動了將他接回府的念頭。

李貞事先得知,便買通殺手直接到永安縣刺殺王臨璋。

男主怎麼可能會那麼容易死,轉機就在原主身上。

那日,原主還是如往常一般將家裡好吃的東西帶去給王臨璋,一架飛速的馬車直直朝王臨璋撞過去,她毫不猶豫地上前拉開,替王臨璋擋車。

結果就是炮灰原主死了。

王臨璋順利被接回王府,一路如魚得水,官拜丞相。

當他與女主鄭顏姝登上高處時,感慨道,他此生只有一件遺憾的事情。

就是不想欠鄰家姑娘寧希的情,他不稀罕這份救命之恩,不想這份恩情像高山一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如若有來世,不需要寧希來救他。

他沒想到,原主死之後,陰魂一直不散,她看著王臨璋追求鄭顏姝,看著王臨璋一遍又一遍的強調他不想欠她什麼,當初是她執意跑過來的。

這個時候,原主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仰慕是這樣一個忘恩負義之人。

寧希接收完全部劇情,輕輕嘆了一口氣,“原主的遺願呢?”

[這一次不想再救王臨璋了,同時想要回報一個一直照顧她的人,那個人就是原主的童養夫賀時彥,同時也是宿主您的攻略物件。]

賀時彥是個孤兒,逃荒來到永安縣,得原主父親救助,親自教導課業,把他當作女婿培養。

寧父是老來得女,老伴與他身體都不好,所以想著等他們去世之後,女兒也有個依靠,所以自小讓賀時彥與女兒定下婚約,等女兒及笄再成婚。

沒想到,原主一早就喜歡上了隔壁的王臨璋,賀時彥看在眼裡,所以及笄了也不提婚約的事,反而更加努力幹活,想給原主存一份嫁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