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脈先生誰劫了主角的壽命

第五百五十九章 拉扯

“你特麼當然不信了。”

鄭六卻哈哈笑了起來。

“你以為六爺我是個空子嗎?哎,你們跑江湖,不對,是跑海的,是這麼說的吧。”

我不動聲色地說:“我不是江湖人,不懂春典,你不是要一個電話封了純陽宮嗎?請啊。”

鄭六道:“美的你,六爺我來之前打聽過,你小子叫惠念恩,剛跟純陽宮做了一場,放火燒了他們在木磨山上新建的宮觀,還砍死了他們的主持。你特麼在這兒裝大瓣蒜,是想拿六爺我當槍使,滅了純陽宮,永絕後患吧。六爺我偏不會讓你如意。電話我要打,不過不是封了純陽宮,是讓人把純陽宮請回來,光明正大的把木磨山全都佔了。”

我淡淡地道:“好啊,請啊!”

鄭六摸出個摩托羅拉的手機來,在手上掂著,眯了左眼,打量著我。

我重新鋪了一張紙,示意有些膽怯的何芳兵繼續磨墨,道:“你這個電話無論怎麼打,這趟所求皆不可得,這天下容不得你,回京城吧。”

鄭六發出“嘖”了一聲,不再掂手機,道:“你這樣的,六爺我在京城見得多了,少特麼跟我裝高人,你特麼算個屁啊,還天下容不得我,當特麼你是海子裡的那老幾位呢,裝雞毛啊裝。還所求皆不可得,來,來,你給六爺我說說,我要求什麼啊?說對了,我放你一馬,說錯了,今兒我就點了你這房子,把送山上呆個十年八年的,你們是管進監獄叫上山吧,啊?”

站在他身後的那個保鏢輕輕“嗯”了一聲。

這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男人,精壯得彷彿頭豹子,只站在那裡,就透著股子令人生畏的兇猛。

我提筆開始寫字,道:“財與壽,皆不可得。”

鄭六一挑眉頭,“嘖,有點意思,是有人給你通風報信了吧。”

我說:“從你面相上來看,家中有老人壽數將近,無藥可治,而這老人是你家中的頂天梁,一旦沒了,立馬天塌地陷。事急亂投醫,聽說金城有人能劫壽續命,陶明亮又有親身經歷,所以你就來看看,是不是真的。”

鄭六坐直了身子,卻道:“拿這點江湖話術,想唬過六爺我,還差點意思。想在六爺我面前充神仙,怎麼也得亮幾手吧。”

我頭也不抬地道:“等這一篇字寫完,你一定能見到。”

鄭六道:“你這篇字,寫不完了,六爺我說的,彪子!”

站在沙發後面的精壯保鏢便繞過沙發,越過陶明亮,走到桌前,伸手去拿我鋪在桌上的紙。

我輕笑了一聲。

窗臺上的寶劍鏘的一聲脫鞘飛出,閃電般斬向鄭六。

那精壯保鏢從腰裡拔出一把六四式,頭也不回地反手就是一槍。

子彈準確無誤地打在飛劍上。

飛劍一晃,斜飛出去,奪的一聲釘到地面上。

幾乎就在同時,鄭六慘叫了一聲,左臉頰上浮現出一道細長的血痕,鮮血順著綻開的傷口慢慢流出來。

保鏢轉手把槍口對準了我的額頭。

我繼續寫著字,手中筆紋絲不動,道:“你可以開槍打死我。”

話音未落,鄭六又慘叫了一聲,這回是右臉頰上出了一道細長傷口,與左臉的傷口一模一樣,形成了一個標準的對稱。

保鏢猶豫了一下,慢慢放低槍口,道:“鄭先生來沒有惡意,只是想見識一下真人的劫壽續命術,如果真人的本事不假,鄭先生想請你進京給人延壽續命,為了這事他臨行前特意單獨準備出來五百萬。”

鄭六叫道:“跟他廢什麼話,幹了他!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