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蘇粒看著評論區上的推薦視頻廣告,點擊跳轉進了某站。
【華國銀聯的廣告#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安史之亂,大唐漠北駐軍調回長安平叛。
餘下數千將士深陷四十萬敵軍,與長安失去聯係。
二十五年後,漠北僅存最後兩城。)
……
在遍地是屍體的沙漠中,一個披散著頭發,形似乞丐的人趴在唐軍屍體上,翻來翻去,像是在找錢糧。
幸存的郭元正抓住了他,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這個乞丐也是唐軍,隻是自己所在的塢堡失守,他也隻能流浪了。
因為戰爭的需要,龜茲的第九騎兵隊郭元正率領一群士兵,將一些軍用資金轉送到西州,途中遇敵,除郭元正外,其餘將士全部犧牲。
兩人於是一起同行,前往西州。
在路上,他們討水喝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包中的軍資,錢幣叮咚作響。看著周圍人的眼神,兩人警惕地收拾包裹,轉頭就跑。
一群人追了過來,二人以為要苦戰一場,沒想到那群商人並沒有上前,隻是放了一包乾糧和水在地上。
“好多年沒見過大唐的兵了,敢問軍爺,是不是我們大唐的人馬要回來了?”
“……”
“這條路,越來越難走了,保重!”看二人並未回話,商人們隻能抱拳,轉身離開了。
……
二人繼續一路艱苦前行,遇到過好心人,也遇到過賊人。路上沒了馬,他們就馱著軍資往前走,再苦再累,他們始終也沒有動用一點軍資。
期間,流浪士兵盧十四也曾抱怨:“敵軍幾十萬人馬,這點錢有什麼用!”
郭遠正:“哪怕能多換一車糧草,一把刀,一支箭,就能多一個敵人知道,這,是我大唐!”
他舉起錢幣:“很多商人和百姓,為我們提供糧草,被敵人抓去掉了腦袋,他們認的不是這個錢,是錢上鑄的兩個字——大唐!”
“……”
又一次,二人遇賊後,以少敵眾,將對方全部斬殺,而郭元正也不幸遇難。
……
盧十四沒有卷款跑路,他一人連走帶爬,馱著裝了軍費的包裹,終於抵達了西州城。
迎接他的,是滿城的白發唐兵。
“軍費送到,分文不差。”盧十四鄭重地雙手遞上軍費。
……
視頻的最後,歌聲響起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蘇粒看的淚流滿麵,這廣告怎麼回事!做的這麼好,想讓她哭死嗎,嗚嗚嗚。
今天出門沒帶紙巾,害她隻能拿袖子直抹眼淚,路邊的小朋友都好奇的看過來了。
她點開評論區
網友A:
年,安史之亂爆發。為平叛,安西軍精銳儘數前往中原,隻留下萬餘兵士鎮守。
安史之亂後,唐朝實力大減,再也無力控製西域。
年,吐蕃趁機攻占河西走廊,切斷西域同大唐的聯係。
至此,安西孤懸西域。
駐守西域的安西軍,甚至連唐朝改元都不知道。
上世紀吐魯番出土的文物有“廣德四年”的字樣,而真實的廣德隻有兩年。
年,安西軍小隊突破重圍到達長安,所有人都以為西域早已丟失,他們卻告之,安西將士依舊在苦苦堅守,為國儘忠!滿朝文武皆悵然落淚。
又過了十三年,安西軍使者借道回紇,長途跋涉再次來到長安,震驚不已的唐德宗,口述一道封賞:所有官兵將帥,連升七級!
然而,感動雖感動,大唐卻沒有派出一個援軍。
遠在安西的將士也無法享受這份殊榮,留給他們的,隻有等不到援軍的浴血奮戰。
年,安西北庭都護府遭吐蕃攻襲,大都護李元忠竭力死戰,沒於陣中,都護府千唐軍全部戰死,自此,西域隻剩下安西都護府。
0年,安西四鎮最後一處根據地,龜茲。
城外,是滿天黃沙,和望不到儘頭的胡騎。
此時,距安史之亂已過去年,從前威震西域的安西鐵軍早已白發蒼蒼。
最後一任大都護郭昕,率領一群須發皆白的將士,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全軍壯烈殉國。
也許,安西將士堅守西域年的信念,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再看一眼長安。
……
“頭兒,你說長安遠,還是太陽遠?”
“廢話,當然太陽遠。隻聽過有人從長安來,沒聽過有人從太陽來。”
“那為什麼,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回複
(他們就是長安。有你在有我在,長安就在[哭])
(李隆基你真該死啊)
(他要是晚年不昏庸,地位就類似漢宣帝了)
(不要碰瓷我漢宣帝,他類似個粑粑)
(山河皆破碎,西北有孤忠)
(萬裡一孤城,滿城白發人)
網友B:西域一彆千年啊。那句“敢問軍爺,是不是我們大唐的人馬馬上要回來了”,這個“馬上”,就是一千多年啊。在我們這些知道了曆史的人看來,是多麼的令人唏噓。
網友C:曾經唐朝和阿拉伯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也就是那場怛羅斯之戰。
當時唐朝軍隊的數量是非常少的,再加上這個時候盟友出現了叛亂,因此導致了唐軍失敗。
後麵唐朝軍隊準備了很長時間,期望能夠一雪前恥,卻被唐朝內部的一場叛亂打亂了。
這場叛亂就是安史之亂,當時為了能夠對付這個威脅,朝廷將安西這些地區的軍隊調往內地平亂。
這就導致了一個致命結果,安西四鎮被吐蕃趁火打劫。
他們占領了唐朝的一些地盤,並且還將安西四鎮和朝廷的聯係都給中斷了。
後麵大唐想要重新經營安西地區,所以就派出了郭昕擔任安西的一把手。
這個人就是那個郭老令公的侄子,但是在他到達安西四鎮不久之後,就徹底和朝廷失去了聯係。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認為他們已經戰死了,畢竟這個時候安西這些地方都是在吐蕃的控製之下。
但是郭昕在西域帶著幾千士兵常年戰鬥在四鎮之間,而且堅持了年的時間。
後麵他們終於和朝廷有了聯係,這讓當時的朝廷非常吃驚。
當他們知道安西地區還在唐軍的手中時,滿朝文武感動的淚流滿麵。
唐德宗因此加封郭昕為安西大都護,並且封了一個武威郡王。
給這些將士全都連升七級。
但朝廷卻沒有什麼實際的軍事援助。
後麵負責接洽的隴右節度使發動了兵變,導致了大唐更加沒有能力去幫助郭昕了。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郭昕他們選擇投降,也算是對得起唐朝了,但是這些人還是選擇了抵抗。
又接著讓安西四鎮在唐軍手中存在了年。
也就是說他們在與唐朝失去了聯係的年中,都是一直選擇戰鬥。
最後這群曾經年輕的小夥子,也都變成了滿頭白發,最後在僅僅剩下一座孤城的時候,他們依舊是選擇了死戰。
數千名白發蒼蒼的老兵在郭昕的帶領下,衝向了十萬吐蕃精銳,讓他們見識了大唐的鐵血軍魂。
這些鐵血軍人的精神,才是大唐名揚世界的脊梁和支柱,也是我們這些華夏後人繼承下來的最重要的精神財產!!!
網友D:可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永遠征服這塊土地,正如吐蕃最後離去一樣,西夏遲早也會離開。到時,你我的子孫將會留下來,就像那離離原上草,因為長眠在這塊土地上的漢人之魂,要比其他任何民族都多得多。告訴你,此地是漢土。——井上靖《敦煌》
回複
(想起來挫宋眼睜睜的看著歸義軍被西夏所滅而不救援,導致河西一去00年。感覺心裡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