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漢朝有多強_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8章 漢朝有多強(1 / 2)

第章漢朝有多強

【漢武帝劉徹之所以強,就在於漢武帝不但是掃蕩了匈奴,還做到了主動出擊。

在劉徹時期,農耕文明的看家技能,先進的金屬冶煉技術開始發揮奇效。

除了製作精良的馬鎧與盔甲之外,全副武裝的騎兵已經開始標配冷兵器時代裡程碑式的武器,也就是讓匈奴聞風喪膽的“環首刀”。

漢家騎兵其實已經算是那個時代非常罕見的鋼鐵雄獅。

公元前年,漢武帝感覺一切成熟,於是采納了謀士王恢的計策“馬邑之謀”。

漢家在馬邑這個地方做好埋伏,引誘匈奴上鉤,然後伏兵四出,力爭全殲匈奴。

但是,匈奴終究識破了漢朝的計策,沒有進入埋伏圈。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匈奴的騎兵最強悍的是機動性。匈奴領土廣袤,無影去無蹤,要出擊,還得先找到他們。

我們看幾次大戰,無論是河南之戰還是漠南之戰,無論是河西之戰,還是漠北之戰,都不是連續的,這是為什麼?

因為當時的漢朝國力,不允許他們連續作戰,就衝這一點看,完全打敗匈奴是個持久戰,不是個閃電戰。

隨著史詩級的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戰役打響,人類曆史上出現了罕見的一幕——一個中原農耕政權,竟建立了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對廣袤草原上的遊牧政權,展開窮追猛打。

公元前年,漢武帝派出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每人帶一萬士兵上路。

這一戰,衛青一路直接追擊匈奴到了龍城(甘肅天水),大敗匈奴。

憑此戰,衛青一戰封侯。其它三路兩路戰敗,一路無功而返。

公元前年,漢武帝撥給衛青三萬人馬,衛青帶著三萬人馬,出雁門,展雄姿,一戰殺三千!那一刻,匈奴膽寒。

不甘心的匈奴,在公元前年,派大軍直接殺了過來。

漢武帝派衛青、李息,大戰匈奴於河套之南。

仗打得很漂亮,匈奴大敗,漢軍占領了河套以南大片地區,僅僅活捉的就好幾千人,繳獲的牲畜達百萬。

這是一場大勝,漢朝順勢建了朔方城,設立了朔方郡、五原郡,遷移了十多萬人前來居住。

這就是著名的“河南之戰”。

公元前年,“漠南之戰”開始了。

在這之前,從西域回來了一個人——張騫。

張騫帶來了西域神奇的煉鐵術,可以讓武器更加鋒利,使軍隊戰力再上台階。

公元前年的春天,公元前年的春天,還有公元前年的夏天,衛青先後三次,累計帶著十餘萬騎兵、六位將軍,在漠南和匈奴展開了大戰,三次下來,次次勝利,累積下來,斬殺和俘虜匈奴人.萬。

而這一次,軍事天才霍去病帶領00鐵騎創造了奇跡。

衛青的打法是“紮硬寨、打硬仗,穩步推進”

霍去病喜歡來去如風,打突襲戰,搞快速進攻。

劉徹非常喜歡霍去病的打法。

於是,在漢武帝劉徹的賞識下,從古至今,獨一無二的少年將軍就要產生了。

“河西之戰”是霍去病的真正的崛起之戰。

所謂的河西,就是往河西走廊的戰爭。

公元前年,漠南之戰僅僅過去兩年。

先後兩次,霍去病斬獲無數,甚至斬了像匈奴折蘭王、盧侯王的大人物,俘虜數量就不用提了。

河西之戰真的把匈奴打哭了,因此有了那首匈奴民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如此,漢武帝集齊了帝國雙壁——衛青和霍去病。

衛青適合打硬仗,霍去病適合打快仗、打奇襲,兩人各有千秋。

漠北之戰,漢武大帝一次性派出十萬大軍,衛青和霍去病各帶萬騎兵,配萬匹馬,還有0萬步卒配合後勤。

這陣容無比強大。

這幾乎是漢朝和匈奴開戰最大規模。

就此一戰,要決定漢朝和匈奴的未來。

飛將軍李廣要求參與這次行動,他想憑借戰爭封爵。

最後,李廣分配到了衛青這裡。

但誰能想到,李廣和趙食其迷路了。

等他們趕過去,衛青已經打完了,雖然取勝,但代價不小。

而霍去病帶著大軍一路北上,大破匈奴軍,甚至,俘虜了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還俘虜了一些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人,斬首的有七萬人左右。

霍去病把匈奴殺得四散奔走,直追到了狼居胥山,並在那裡“封狼居胥”,成了後世無數將軍們的榜樣。

漠北之戰後,匈奴元氣大傷,對漢朝難以造成大的威脅了。

隻是漠北之戰,漢軍也是損失慘重,霍去病的人馬十傷有三,衛青傷的也不在少數,去了十四萬匹馬,回來時隻有三萬匹。

也就是說,為了打贏這場關鍵的仗,漢朝也是傾儘全力,損失不低,彆說人,光馬就消耗了萬匹。

但是,結果還是比較好的,一戰決定了大的格局,擴大了漢朝的版圖,確立了王者地位。

就此,漢武帝建立的那個時代成了華夏曆史的轉折點之一,讓華夏大地有了可參考的基礎,從此,開啟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

如果不是漢武帝劉徹,或許,匈奴會成為另一個版本的蠻族侵入,會成為分裂華夏大地的根源。

漢武帝打怕了匈奴,但沒有完全征服匈奴,衛青與霍去病將星隕落後,晚年的劉徹發起巫蠱之禍,在朝局的來回動蕩中,漢軍麵對死灰複燃的匈奴接連慘敗,連續幾次全軍覆沒,一時間國庫赤字,士氣低迷。

漢朝不得不再次啟動回血模式,伺機而動。

這個階段的造血大師,就是霍光。

公元前年,漢宣帝劉洵繼位。

打擊匈奴的號角,再次吹響。

劉洵是第一個讓匈奴真正俯首稱臣的大漢天子。

後來,匈奴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漢朝。

那麼現在我們可以用兩個例子再來回答一下開頭的問題,漢朝在當時的世界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段位?

公元前年,安息國大敗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一時間,安息國國王信心大增。

後來,漢朝派使者出使安息國,安息國國王集結全國萬騎兵,準備震懾一下漢室。

結果常年看慣匈奴與漢朝動輒幾十萬騎兵對拚的漢使,完全沒有gt到安息國王這層秀肌肉的意思。

他在回國後,輕飄飄的在史書上寫道——“安息為大國,然兵弱”。

公元年,東漢大將竇憲深入瀚海沙漠打擊匈奴,燕然山刻石勒功,此後經過金微山等戰役,徹底解決匈奴之患。

從此,匈奴向西遷徙。

注意,此時的匈奴是已經南北分裂過後的匈奴,然而就是這敗兵,在歐洲又掀起了一陣血雨狂風,被碾壓的歐洲人稱他們為——上帝之鞭。

從開國皇帝兵敗白登山,到大漢雄兵威服四海。

老祖宗留下的民族自信,就是如今,大國崛起的最好動力。】

評論區

網友A:漢這個朝代真的很有魅力

回複

(劉豬豬我來啦)

(豬豬還是很有魅力的)

(所以我們都是漢人)

(大漢幾代皇帝勵精圖治,到漢武帝一雪前恥,你再看看某宋[白眼])

(就一句話,宋朝一開始條件比漢朝還好,就差了一個漢武帝而已。)

(宋朝沒有養馬場,打不過的)

(漢也沒有養馬場,都是後來慢慢搞的,宋的初始條件確實比漢好。)

(我寧願當強漢的馬前卒,也不要當兩宋的偏安狗)

(趙大:我不到啊,我踏馬也不想的

趙二:騎著我心愛的小驢車~他永遠不會堵車~)

(漢朝皇帝質量真的高的離譜,老劉家基因真好)

網友B:他建立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回複

(秦皇立國朝,漢武定族姓,唐朝定族名[流淚])

(漢武帝雖然有很多缺點,有亡秦之失。但是他的功勞同樣太大了,大到可以跟秦始皇並列。

如果沒有漢武帝幾十年不間斷北伐匈奴,五胡亂華會不會提前發生,漢民族是不是可以挺立千秋,無數次浴火重生都是個未知數。

因為漢武大帝真的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給了漢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為我們民族永遠的名字。

他的豐功偉績,讓後世子孫,不管遇到多麼深得低穀,都能夠重新奮鬥,披荊斬棘,再次完成祖國統一。)

(劉徹的功績可不止匈奴啊,一個能和秦始皇並稱的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都是很厲害的。

他不止擊潰匈奴、開拓西域、征服朝鮮、開拓閩越、開拓西南。

還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中朝、建立年號、設立刺史、用人方針。改革幣製、鹽鐵官營。收藏圖書、獨尊儒術、太初改曆、創立太學、樂府、地理。溝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等等)

(漢武帝很強[看]基本上所有方麵都涉及到了,千古一帝肯定是算的)

網友C:劉徹:我老婆給我送外掛來了!該老子反擊了!

回複

(哈哈哈真的離譜,衛子夫和她的最強嫁妝)

(自己是一代賢後,給劉徹生了太子劉據,帶來了兩個將星一個帝星,然後附帶一個權臣[])

(那也得劉徹慧眼識人好吧)

內蒙古網友:忍不住了,今晚閃擊匈奴[尬笑]

福建網友:讓我南蠻來助你一臂之力!

網友:秦王鑄骨,漢武塑魂

網友F:誰能不喜歡衛青霍去病呢嗚嗚嗚嗚嗚

(霍去病要是沒那麼早死,可能匈奴真在漢武帝手上解決了)

(他是長期奔波水土不服,戰爭消耗太大了。再加上匈奴也會打細菌戰,往上遊扔死羊啊什麼的,霍去病又是個不愛帶糧草的,都是就地取材,喝了下遊的水肯定會出問題)

網友G:知道為什麼李廣難封了吧[搖頭]

網友H:但是劉徹巫蠱之禍真的也得批評,他的迷信冤死了多少人,差點漢朝就做沒了,幸好他後來反應過來修改國策。

回複

(怎麼說呢,漢武帝老年時候有點糊塗,但是他年輕到中年時期的巨大貢獻是不容置疑的)



最新小说: 亮劍:平安大戰,我帶個團幫場子 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 禁欲傅爺嬌藏旗袍美人日日吻 最佳軍旅導演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