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I:看到史書記載安息國兵弱就覺得好好笑
回複
(匈奴西遷:原來這裡才是新手村)
——————
天幕之下,大家反應不一。
秦,嬴政看到這個漢武帝竟然和自己齊名,驚訝了一瞬。
再一看劉徹的功績,嗯,這一長串,那他也勉強認可了吧。
不想相比於後人對他完全的偏愛,這個劉徹在後人眼中可是爭議頗多啊。
嬴政看了一眼扶蘇,有些恨鐵不成鋼。
天幕中提到的每個皇帝都很不錯的樣子,扶蘇你學著點啊!
蒙恬等武將則是更關注漢朝武將。
“這二人不愧為大漢雙壁,真是恨不生同時啊,真想切磋一二。”
……
宋,趙匡胤自閉了。
為什麼講漢朝的視頻都要給他們大宋一拐子啊!
趙匡胤猝不及防地被創的一身血。
養馬場,他在努力了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大宋就有養馬場了。
我大宋不是偏安狗,我一心要一統中原的!
而且這有關趙二什麼事,他什麼時候騎驢車了。
趙匡胤看向旁邊的趙光義,心往下沉。
……
漢初,劉邦已經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在原地轉了好幾圈就差跳起舞了。
天幕之前把那匈奴說的那麼厲害,沒想到來了這麼個大反轉,還得是我大漢,哈哈哈。
這個徹兒真是乃公的好孫孫,太給我們大漢長臉了!
劉邦之前在路邊看秦始皇就說了“大丈夫當如是”。
沒想到劉徹竟然能比較秦始皇!
想到那句給了一個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劉邦快活的痛飲三大杯。
然後又開始為自己的孫孫不平。
秦皇漢武,為什麼要對我的好孫這麼苛刻,秦皇都沒人罵他呢,我的好孫做了那麼多事,難免犯錯嘛。
小孩子不懂事,這不是很正常。
劉邦現在已經頭昏腦脹了,心偏到沒邊。
也不知道這徹兒是誰的後代,可千萬得給我順利來到人世啊。
此刻劉邦既想讓他後麵到底誰做了皇帝,又怕。
要是天幕隻能乃公一人看到就好了。
張良把劉邦從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中拉回來:“陛下,當務之急,我們要先避免掉‘白登山’的危機。”
……
景帝時期,劉啟聽的高興的想把劉徹抱起來給群臣炫耀,但想想徹兒已經是太子了,這樣做有損太子形象。
便克製了自己蠢蠢欲動的雙手。
這兒子真爭氣,太爭氣了啊!
誰懂那種知道兒子有多爭氣還把敵人打殘了的那種爽感啊!
朕的眼光就是好。
這天幕一出,劉徹的太子地位是絕對不會有半分動搖了。
都是漢人,聽到未來的漢家把匈奴打的嗷嗷叫,哪個朝臣不開心啊。
有人恨不得馬上衝向劉徹,先混個眼熟。
劉啟看到後人在誇那衛子夫,著急的什麼似的:“這衛子夫是哪家女郎啊,趕緊去找,彆讓人捷足先登了!”
這可是徹兒命中注定的皇後啊,帶來了這麼多人才,還帶來了我未來的皇孫呢,可不能讓人跑了!
小劉徹雙眼發亮,盯著天幕中的一行行文字。
這就是我嘛,未來的我是這樣子的。
他得意的不行,哼哼,皇帝看來也挺好當的嘛。
然後,就受到了父愛的鐵拳。
因為這時,劉啟已經看到後麵的評論了。
巫蠱之禍。
這熊孩子,真是一點也誇不得!
劉啟繃著臉:“徹兒,你是漢家太子,未來的天子。你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整個國家,對皇帝來說,江山永遠是最重要的。為什麼我廢了劉榮立你為太子,是為了漢家江山!”
“你可以有自己的喜好想法,隻要不影響到大漢,你都可以去做,但你一旦越界,受你牽連的人隻多不少。”
“所以,因為你,父皇現在必須嚴厲懲治那些巫師方士了。”
劉啟神情淡淡。
劉徹眼裡泡著淚:“兒臣知道了。”
那是未來的我啊,我怎麼知道我老了會這麼瘋,嗚嗚嗚。
……
武帝時期,所有群臣直愣愣地看著天幕,不可置信。
……啊?
的是我們的陛下???
他們的表情從懷疑人生,不可置信,疑惑,確認,狂喜一連串精彩紛呈。
“臣為陛下賀!”所有人齊齊出聲。
天啊,千古一帝。
沒想到他們竟然也是千古一帝的臣子誒。
想到之前說李世民時那一長串的臣子名單,每個人都充滿了激情。
那我是不是也能留名千古了!
反正衛青是肯定了,看天幕誇他誇的。
還有那個還沒嶄露頭角的霍去病。
想到他倆的戰績,群臣佩服的歎氣: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想到那首祁連山的詩,再想到封狼居胥,若不是天幕親口說的,大家都以為編故事呢!
又想到天幕還提到了一個人,眾人用餘光注視著李廣。
李廣難封,這樣的名聲流傳到後世,這……唉。
李廣臉色慘白。
若不是在殿上,他都要痛哭出聲。
所以到頭來,封爵都是一場空嘛。
“陛下,臣,年事已高,如今隻想在家頤養天年,想像陛下求的一份旨意……”到了這一步,除了退休好像也無路可走了。
劉徹點了點頭,沒說什麼。
畢竟李廣也是有過功勞的,這樣最好。
他現在最關注的是衛青和霍去病的身體了。
沒想到天幕給了他這麼大的驚喜!
後人還是愛他的嘛,嘻嘻。
不過,戰爭細節能不能再詳細一點啊。
他已經命人推斷天幕中各個戰爭的時間段,不過天幕隻講了個大概,雙方在何處交戰有何缺漏並沒有深講。
唉,畢竟後人已經給他透露這麼多了,他就不糾結了。
“仲卿啊,你一定要保重身體啊,回去也得多囑咐囑咐去病。”
“我讓他在軍中先隨你曆練,讓他彆著急,水也彆亂喝了,我多派幾個醫者跟著你們。”可惡的匈奴,連在水源下毒這麼下做的事都乾的出來,這招我大漢學到了,你等著吧!
衛青在天幕上已經被頻頻點名,他不想這麼出風頭,畢竟那些還是未來之事,他如今也沒有那麼多功績,但又想到了去病……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接受了漢武帝的提議。
“對了對了,還有張騫。”
劉徹走來走去,沒想到張騫竟然給他那麼大的驚喜。也不知道現在他到哪了,真是恨不得立馬能聯絡到他啊!
要是朕有天幕上那種溝通的法器就好了。
“……陛下,您晚年……”
汲黯想了想,還是忍不住插了句嘴。
“朕知道。”劉徹冷笑,巫蠱,他廢陳皇後的時候不就遇到過這麼一遭。
看來他晚年,不少人都心懷浮躁啊。
接著劉徹又想到衛子夫,神情柔和了一些。
看來皇後在後世也頗受歡迎啊。兩將星一帝星。帝星是據兒嗎,那權臣又是哪個呢。
……
明,朱棣都被天幕逗樂了。
“這天幕怎麼還調侃起漢思後來了,不過這個‘最強嫁妝’倒是頗有意思。”
想想後人對宋朝的態度。
宋朝文治極為發達,也曾富裕繁榮過,不過後人對宋朝還是頗為不滿。
是宋太宗得位不正的緣故?不可能。後人明明對唐太宗就極儘誇讚。
所以後人就是單純喜歡武德充沛的皇帝和朝代吧。
我武德也很充沛啊,不知天幕會不會講我,後人對我的看法又如何呢。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