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指南針_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2章 指南針(2 / 2)

有這等沃土,豈能流落在外!

不過,了,他們可是文明國家,當然不能像蠻夷那樣明搶。

咳咳,理由還不好找嗎,這些個大臣各個牙尖嘴利,能站在朝堂上的那個不是大道理脫口而出,場麵話一套套的來,都是人精。

就算沒有理由,製造一個不就好了~

“陛下,周邊蠻夷不受教化,皆是茹毛飲血之輩,有那等沃土恐怕也不能物儘其用。

我漢室向來溫厚善良,乃禮儀之國,樂於助人,實在看不得糟蹋浪費,不如派人去探一探究竟,若真是如天幕所言……他們有困難,我們也好相助……”

說是這麼說,把你眼中的不懷好意藏一藏啊!

落下閎卻更關注另一件事,地球,後人說他們生活的是地球,所以世界就是球,渾是正確的嗎?!

他抬頭望著那塊天幕,他一直無法理解天幕的形成,難道真的有神?可後人也並不是信神的模樣,或許是後人憑借著手段製造出的能溝通過去未來的器物,就如同天幕中那些神奇的東西一樣。

這廣闊無垠的天空,真是充滿了奧秘。

……

天幕之下,祖暅等一眾家人比祖衝之本來還開心。

“爹你看,天幕知道您,您留名青史了!”說著祖暅有些期盼。

若是他在刻苦一些,是否也會在史書中有一席之地呢。

祖衝之也很高興,原來指南針的前身是司南啊。他看著天幕上指南針的演變過程,開始有些躍躍欲試了。

如今的司南用的是天然磁石,他想試一試的人造磁石,他巴不得後人能多講一些這方麵的內容,可惜隻是簡短略過。

無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天幕給的提示已經給了祖衝之很多啟發了。

科學家的樂趣不就是探索實驗嗎。

這指南針確實很重要,不管是在哪個領域都能發揮很大作用,行軍打仗,出海經商……該如何把它改進的更加精確,小巧又方便攜帶呢。

祖衝之的腦中閃過無數想法。

……

北宋,沈括沒想到天幕竟然會提及他。

科學家,這個稱呼好生奇特,不過他很喜歡。

看來自己還是作出了一些成績的,他對指南針的製作和改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誒,沈括很高興。

竟然比那歐洲領先了00年嗎,而且指南針是在我大宋時期流傳至海外的。

沈括非常優秀,甚至能稱得上全才,但是他又過於看重名利,見風使舵,所以他在朝廷的名聲其實並不好,甚至能說是很差。因為大家都怕被他背刺。

而天幕告訴他,他想要的名聲擁有了。後人記得他,認可他的貢獻。

後人認可了,朝廷就會放在心上。

這讓沈括心中一鬆。

人一旦擁有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變得大度,因為自己已經擁有了。

這種感覺非常奇妙。

就是感覺自己好似是在一個普通的日子裡,做著日常會做的那些事,但在曆史中,這卻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時間。

自己研究琢磨的本來隻是閒暇時的愛好,但把曆史拉長,竟然發現是參與進了一件重大的事。

沈括為自己能加入到這種重大的事感到榮幸。

他迅速整理好衣冠,看了天幕後,官家必定會召見他的,他要早做準備。

現在時間節點還早,大宋還有機會,這次,一定,一定要牢牢抓住時機啊。

為了保住自己的名利,他也得加把勁。

許多宋人也開始有了緊迫感。他們認真的盯著天幕的一字一句,企圖從中找到破局之法。

重文輕武,軍事文明,那就把武將先扶起來!就算那些文官不樂意,就算官家有其他想法,他們就吵,就不停地鬨,煩都要煩死他們!

他們再能,麵對洶洶的民意還能能到什麼地步去,如果上頭不改,就彆怪他們推能改的人上去!

有了國外的矛盾,也有一些人逐漸改變了立場,紛紛聚在一起,他們再怎麼樣也是漢人,站在漢人利益角度,如何能容忍異邦踩在自己頭上。

他們靠著我們的指南針航海,獲得了那麼多財富,還敢把主意打到我們頭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海洋貿易,貨幣,許多人從天幕中得到了些許靈感,反正都去試,結果總會比的要好吧。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

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擺脫了小農經濟模式,農業進入了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

社會經濟生活也已經進入了商品化,而不再是簡單的自給自足。

宋朝的工商業高度發達,迅猛發展的工商業也使得宋朝社會高度繁榮,國家和人民都非常富裕。

因此,商人還是有一些話語權的,許多精通商道的人,紛紛獻策,企圖能尋到一條對大宋更有利的貨幣政策。

……

另一邊的趙匡胤簡直心塞到了極點。

原來這些東西大部分是在我大宋發展起來的嗎,四大發明,聽聽這名頭,看看那歐洲人在乾什麼,再看看我大宋!

趙匡胤覺得天幕就是來克他的,每次他心情好一點都要給他一記重拳。

我大宋的皇帝到底在乾什麼啊!

經濟文化到了巔峰,可後人仍然認為宋就是個屈辱的朝代。這句話簡直太傷了。

什麼叫誰都能欺負,什麼重文輕武,難道我對武將做的事真的很過分?

趙匡胤開始懷疑自己。

那他該怎麼辦啊,武將權利太大怕造反,壓製吧又被後人說過分,這後麵的大宋皇帝是把武將打壓的有多狠啊,凡事也不要太過呀。

趙匡胤現在連立祖訓都不知該如何下筆了,要是他趙家子孫又過度解讀重武輕文了怎麼辦。

……

明,朱元璋已經開始在腦中搜索了。

老四家有個叫鄭和的太監?他怎麼從來沒聽過。到時偷偷派人去找上一找,聽起來是個頂頂優秀的人才呢。

繼《永樂大典》之後,朱元璋又想抄一下他兒子的其他作業了。

比如,咳咳,下個西洋什麼的。

不得不說,朱元璋現在也開始對朱棣有那麼點刮目相看的意思了。

畢竟除了朱標外,對於其他兒子他確實沒有那麼上心,沒想到這老四竟然還乾的不錯。

不過老四也真是!這麼好的機會都把握不住,我大明本來能成為海上霸主啊!

畢竟朱元璋把整個大明都當他老朱家的東西,聽到能賺錢,而且本來還能成為海洋霸主,瞬間吃虧了的感覺浮上心頭。

朱元璋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一眼朱棣。

當了皇帝膽子也肥了,敢不聽咱的命令了偷偷把海禁解了是吧。解也解的不徹底,就風光你一個永樂朝了是吧,後世兒孫不管了是吧,這龜兒子!

想到這,朱元璋又有些吃味了,這天幕怎麼老講朱棣,他朱元璋不配嗎,他豐功偉績也不少啊,自己可是大明的開國皇帝,難道就沒什麼政策值得誇上一誇嗎!

……

明永樂,朱棣看著天幕撓頭。

他讓鄭和下西洋,確實有很多因素,也是想威懾一下周邊鄰國,告訴他們我很強,彆惹我。再頂多是讓人朝貢,收點保護費,沒想到那歐洲更狠,直接明搶啊。

唉,我大明就是太善良了,做不出那種下三濫的事。

雖然他命鄭和下西洋了,但是放開的隻是朝貢貿易,民間私人仍然不準出海。

畢竟倭寇猖獗,也是一個問題。

他要是知道那什麼東南亞一年三熟,他早就換策略了!

雖然後人好像並不讚同海禁,但也不能一下全放開,朝廷的先打開,民間還需循序漸進。

起碼倭寇得再打一打。

那荷蘭霸權是清朝初期,葡萄牙和西班牙估計就是他們大明這時候吧。

這什麼奇奇怪怪的國名,牙不牙的,他們對牙齒是有什麼特殊的愛好?

野心還不小,殖-民地,一聽就不是好東西,想到後人惋惜本來大明也能成為海上霸權,他心裡也痛啊。

有什麼辦法呢,後人都喊他老祖宗了誒,和他說不想學英語了。

想到未來的漢人還得學那些亂七八糟的鳥語,朱棣也很不爽。

文化統一,聽起來確實很動人,但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人這一輩子就這麼長,他朱家後代也得撐起來才行啊。

想到自己最疼愛的大孫子朱瞻基,怎麼還戰略收縮了,還不下西洋了,是發生了何事,孩子還是得再教教啊……

:..0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遭遇背叛後,我覺醒神醫傳承 穿越獸世:獸夫太凶猛 神魔紀元:冒險的開始 一刀鎮世 鶯鶯燕燕 嬌妾勾人嫵媚,帝王求她上位 敢讓太子受委屈,醫妃殺瘋了 萬古神帝 [綜恐]這見鬼的無限求生 原來我才是那年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