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柔弱年輕人與離譜的翻譯
刷了一會兒指南針的視頻,找了幾張圖片和文字做素材,蘇粒又去刷彆的視頻了。
畢竟勞逸結合嘛,給自己的偷懶光明正大的找借口,蘇粒愉快的開始看某音。
【真是受夠了,這上不如老,下不如小的日子#脆皮大學生
家人們,誰懂啊,我和老太太摔倒,我骨折,老太太送我上了救護車——
上周末出門閒逛,看見個老太太,因為天氣冷,路麵結了冰,老太太沒注意,腳下一滑,一屁股坐地上了。
我本來不想管,但看見旁邊有攝像頭,想著能幫一把是一把,誰讓我是個熱心腸~
看著老太太搖搖晃晃的要站起來,我趕緊一路小跑過去扶,不料,腳下一滑,我一個滑鏟,我和老太太齊飛……
在地上躺著的時候,心都涼了,這得賠多少錢啊。
然後就是胯骨肘細細密密的疼,根本站不起來,最後是老太太幫我叫的0。
我上救護車的時候,老太太還搭了把手,拉著我的手說:孩子這可不賴我啊,你跑恁快乾啥,把自己整骨裂了……】
雖然很慘,但是又有點好笑,蘇粒點開評論區
網友A:老太太:我隻是老,你是弱病殘[宕機]
回複
(老太太沒你早就站起來了)
(老太太: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冬天雪地碰瓷[微笑])
(這一刻我懂了什麼是“人口老齡化”[九轉大腸])
網友B:原來旁邊的攝像頭是給老太太準備的[淚奔]
回複
(骨質疏鬆的年輕人和血氣方剛的老太太)
(老太太:世道變了[流淚])
(老太太: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兒啊[九轉大腸])
——————
啊?後人身子骨什麼弱呀,怎麼連老太太都比他們健壯。
看評論說骨質疏鬆的年輕人和血氣方剛的老太太,大家忍不住噗呲一笑。
聽到這“人口老齡化”,有些人若有所思。
也是,後人都不愛生孩子,連婚也不結,這不就小孩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了嗎。
這樣下去可不行啊,這老弱婦孺能成什麼事,哪怕老太太再血氣方剛也是老太太,終究還是比不過年輕人的。
後世的朝廷怎麼還不重視呢,哎呀呀。
一些人丁興旺的人家禁不住洋洋得意起來,好像孩子多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另一些人則是羨慕後世的自由,朝廷管的寬鬆,不會強迫去做某些事,活的一定很自在。
另一邊,有些人對“碰瓷”這個詞很是新鮮,這和訛詐莫約是一個意思吧。
這兩人可真逗,都怕對方訛詐他們。
唐,李世民好奇:“這個救護車可真是生動形象,讓人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不過為何是叫0就會來救護車,這是救護車的特殊編號嗎。”
還有那個攝像頭,就是和天幕拍人一樣能把事物看的清清楚楚的東西吧。
這東西真是太方便了,有了它能省不少事,也不知他在不在發明中,大唐如今的能力造不造的出來。
李世民覺得自己估計是異想天開,如此先進的器物,哪裡是看了天幕就能製作出來的。
天幕中隻是那年輕人好心,不料好心辦壞事,但出行安全確實也是一個重點,特彆是雪雨天路滑。
唐朝時,長安是當時人口最多同時也最為繁榮的城市,為了保障平民百姓的出行安全,朝廷也對交通出行方麵進行了嚴格的管理,並且,還多次完善交通方麵的法律。
當時大唐的律法規定,如果駕車超速,被發現就要被打五十大板,而且是用藤條或者竹鞭鞭打肇事者的脊梁骨,由於下手很重,所以肇事者被鞭打完以後大多數都癱瘓了。
李世民上位後,將打脊背換成了打屁股,避免了癱瘓的風險。但如果駕車撞死人也是要償命的。
後世交通工具更多,相比律法也會更細致嚴密吧。
——————
【神級翻譯#
這翻譯是怎麼回事啊?
看到一位外國網友說的話,翻譯過來就是——“中國的孔子曾經說過,真正厲害的人,你站在江邊上,你仇家的一具具屍體就會順著水流飄過來”
思來想去,或許……這位朋友說的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笑不活了,這用的什麼翻譯器啊~】
評論區
網友A:父母在不遠遊:他爹媽在我手裡,他走不遠[看]
回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翻譯:孔子說,早上打聽到去仇人家的路,晚上就可以讓他死)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樹立不了威信。[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