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趙匡胤嘴角顫抖。
這不是在說明朝的恥辱嗎?啊?那個標題說的是“土木堡”吧,怎麼這也要拐彎抹角給朕的大宋來一下啊!!!
他是想從後世朝代知道一些大宋的弊端,但這開頭就來個暴擊是不是太過分了!
可憐可憐他這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吧。
國土麵積……
想到這個,趙匡胤自己何嘗不是披發附膺,刺心切骨。
……
洪武,朱元璋本來火都要噴出來了,一聽天幕這樣介紹自己的高瞻遠矚,總算稍微壓下一絲火氣。
唉,所幸後世還是知道咱的英明神武的。他對元朝多痛恨啊,要咬牙承認元朝正統,他心中也是權衡許久的。
……
【朱元璋開國以後,便陸續對蒙古發動次北伐戰爭,到年去世的時候,基本完成戰略目標,把成建製的北元打成四分五裂,再也不敢有入主中原的念頭。
後來朱棣上位,他把首都遷到北京,親自坐鎮邊疆一線,五次親征蒙古,把分裂的蒙古勢力徹底打成遊擊隊。
朱棣最牛逼的是他還把蒙古納入了明朝的朝貢體係之中。
朱元璋執政的時候,明朝的朝貢體係隻有一些小國家,等朱棣把蒙古打成遊擊隊以後,便把蒙古部落納入朝貢體係,讓他們每年在固定時間、走固定的道路,帶著土特產進京拜見皇帝。
做為回報,皇帝得大把撒錢,價值往往是土特產的數倍到十倍。而蒙古人要麼把皇帝的賞賜帶回草原,要麼在北京變賣,購買布匹、食鹽、鐵鍋等急需用品。
這項生意,誰都不虧。
當初打仗的時候,明朝封鎖邊境,對蒙古搞貿易戰,什麼東西都進不來草原,而草原上又什麼都不能生產,蒙古人都窮瘋了。
現在隻要認明朝做大哥,很快進入小康社會。
明朝不過花點錢,就能讓蒙古跪下唱征服,何樂而不為?
時間久了,蒙古被明朝經濟捆綁住,再也離不開了,朝貢體係才算成了。
雖然有點波折,但手段還算成功。】
(judy探頭)
(經濟控製文化輸出)
(宋:花點,花點好啊)
(美帝:這套我熟)
(怎麼感覺也有點毛熊的影子)
(這不就類似馬歇爾計劃?)
(但是朱棣花的太多了)
——————
宋,某些皇帝十分不服氣:怎麼著,沒了大宋這期播不下去了怎麼地?!
憑啥我大宋花錢後人追著罵,那明朝花錢就成了好手段了?
這心眼是不是偏到沒邊了,是不是!
……
洪武,朱元璋神色複雜。
想不到老四還能有這個能耐。
就是花錢也太大手大腳了吧!
不知道他爹早年怎麼窮過來的啊,竟然數倍到十倍的往外花啊……
老朱心疼自家錢財的同時,又對後人的話產生了一些疑問。
往外撒錢竟然還是做對了?
……
永樂,朱棣也憋著氣呢,年,就是之前提到的朱祁鎮在位時期吧。
這王八玩意兒到底乾了什麼,朱棣壓著火聽,沒想到天幕沒有直入主題,反而陸續點名了他爹和他。
看來這套手段還是有點可行的,甚至後世的國家也用過?
後人還嫌他花的太多,朱棣有些小委屈了。
之前就被兒子和朝臣念叨,現在後人也來念叨他了,怎麼回事啊,後人你們不應該站在朕這一頭嗎。朕還是不是你們殷殷垂念的永樂大帝了!
……
漢,劉徹聽的津津有味。
這種觀點倒是有趣。不過前提是自家的東西得比彆人家的好,還得有能力圍住彆人,讓彆人不得不接受這種形勢。
貿易戰,這種Z爭倒是高明。
桑弘羊聽的眼睛發亮,原來貿易也能用來做為武器,這聽起來簡直振聾發聵,讓他靈感迸發……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