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土木堡(三)
【年月初,瓦剌騎兵分為路,從個不同的方向朝大明發動了進攻。
其中第一路攻擊遼東,第二路攻擊甘肅,第三路攻擊宣府,最後一路由也先自己統領攻擊大同。
由於也先這一波屬於偷襲,明軍沒有太大準備,前線被打的敗報頻傳。
這時候的大明皇帝朱祁鎮已經0多歲了,他不僅不英明,還是個糊塗蛋。
文武百官的話一概聽不進去,對自己身邊貼身太監王振的話卻百依百順。
各方敗報傳到北京後,朱祁鎮不斷問王振應該怎麼辦。
王振就說:這好辦啊,您直接禦駕親征不就行了嗎!
您看看您太爺爺祖爺爺哪一個不是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就您這頭頂這麼厲害的光環,嚇也能把蒙古人嚇死。
況且憑臣對您這麼多年的了解,彆人行的事,你上你肯定也行!】
(主角登場)
(《嚇死》)
(朕,留學去啦)
(一個遵循祖製的決定)
(壯士一去不複返)
(普信男朱祁鎮[讚])
【王振為什麼敢冒著風險出這個餿主意呢,當然是為了保護他神聖的私有財產。
王振是蔚州人,多年來搜刮的財物大部分都送回了老家購置產業,蔚州臨近大同,如果大同失守了,蔚州也就難保。
他慫恿朱祁鎮禦駕親征,就是以公謀私,保護他多年收刮來的民脂民膏。
無知的朱祁鎮信了他的鬼話,跟文武百官宣布自己要禦駕親征。
然後大臣們就勸,說您老還是歇著吧,這事武將去就行了。
但堡宗不聽,非要去。
我大明皇帝的光環,嚇也能嚇死瓦剌人。都彆勸了,我非去不可!
年月日,堡宗和王振率領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實際上隻有0萬,為了唬人才說的0萬。
畢竟從朱祁鎮說要親征到出發,這才幾天,哪能那麼快就組織0萬大軍。
說到這,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月初瓦剌進攻,月日朱祁鎮禦駕親征。
這其中還要拋開信息傳到北京的時間、朱祁鎮和大臣商量的時間、大軍組織準備的時間……
是不是太著急了點,忘了啥事兒?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的人也是要吃飯睡覺的,這就必須準備好糧食、帳篷,還有鎧甲、兵器、馬匹。
這都是要保養的。換句話說,打仗打的就是糧草。後勤沒有充足的糧食,士兵總不能吃草吧。
士兵要是都吃草了,哪還有勁去打仗?
朱棣每次遠征都會征用大量的民工、牛馬車輛。並設置專門的運糧隊,一準備就要準備好幾個月。
那王振統領0萬大軍出發,準備用了多長時間呢?
不到天。
王振可不是想學希某人打閃電戰,他壓根啥也不懂,覺得隻要人多就一定能贏。
自己有0萬人,也先隻有萬人,優勢在我~
就算是0萬頭豬,你讓瓦剌人抓也能累死他們,更彆說是0萬精銳,一人一口唾沫,那就是一條河!】
(血壓上來了)
(幸虧沒帶0萬,不然都送了)
(閃擊瓦剌)
(閃電站準備了很久的,後勤也充足)
(希兒來說不定能贏)
(《優勢在我》)
——————
朱棣氣的一腳踹翻桌子。
這太監真是好大的膽子,敢這樣慫恿皇帝。
朱祁鎮也是蠢如鹿豕,一點自己的判斷力沒有,會打仗嗎你就敢上!
天啊,這麼大陣仗出發,就花了天準備?!
還嚇死瓦剌,你這是要嚇死大明吧,混賬玩意兒!
一個打仗向來是衝在前頭的馬上皇帝,沒想到有一天,聽到“禦駕親征”這幾個字,竟然會讓自己萬目睚眥。
……
李世民搖頭,奸佞在側,還這樣得皇帝信重。
一個沒吃過苦頭嬌生慣養的天子,把打仗看作遊戲,戰前準備如此倉促。
儘管還沒出發,李世民已經對這場戰事的結果深感不妙。
不過,哪怕這樣,身經百戰的李世民想破腦袋,如何也不明白,幾十萬到底能怎麼輸。
好歹也是0萬精銳啊,哪怕再如何荒唐,起碼也得是個平手吧?
這些昏君真是昏的花樣百出,沒一個重樣的,究竟是怎麼回事!
……
聽著這樣的描述,各朝武將們簡直渾身難受,天能乾什麼,帶著這麼多人,統籌都得花費許多時間。
更何況皇帝也跟著,還得多費心思去保護,這讓人怎麼安心打仗,好好的京城不待,非得跟過去添亂!
……
劉徹眼都紅了,0萬精銳啊!
這麼富裕的仗,打萬人都打不過。
這個皇帝是不是腦子有什麼問題,這麼多人,估計整個國家大半的將士都出動了吧,這樣轟動,你就準備了幾天?
那也先可是分三路進攻,這麼多人跟著朱祁鎮走了,其他兩路又是如何安排的?
認真的嗎???
不想要這些兵送給朕啊,暴殄天物!
霍去病眉頭緊皺,這簡直就是兒戲。
不過這閃電戰是個什麼打法。霍去病喜歡打快戰,打奇襲,對於後世形容的閃電戰,但是生出八分的興趣。
……
【出發後路上也不順利,正好趕上大雨,道路泥濘,行軍困難。
月初大軍到達大同,各路的軍報紛紛傳來——
瓦剌各路人馬都已經打進了長城啦!
大軍的歸路有被切斷的危險啦!
洋河的明軍全軍覆沒了,頂不住了啦!
……
聽到這些消息後,王振和朱祁鎮都慌了。
這不對勁,不是說瓦剌就是一個軟柿子,隨便一捏就爆了,怎麼這麼猛呢?!
不行,趕緊退兵!
這時候,大同副總兵郭登就向朱祁鎮建議,最好向南方撤退,經過紫荊關,回到北京比較安全。
王振一想:這條撤退的路要經過蔚州,蔚州又是我的老家,這要是能把皇帝請到蔚縣,讓鄉親們看看,老子發達了,那多美妙啊~
然後王振就對朱祁鎮說:“要不你先去我家避避風頭。”
朱祁鎮當然同意了。
可是走了0公裡後,王振又想了想,不行,他在蔚州的土地多,這馬上又到了秋收,大軍經過蔚州時,萬一踩壞了他家地裡的莊稼,這怎麼行。
還是轉向吧,回大同沿著居庸關回京。
嗯,對了,部隊再出幾千輛車子,去我蔚州老家,把我多年積累的財物都運回來,不然萬一被瓦剌搶了怎麼辦!
由於王振的指揮,幾十位將軍和幾十萬大軍都已經對他憤怒到了極點,再加上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士兵也沒有吃飽,軍中怨聲載道。
月0日,大軍到達宣府,由於走得太慢,瓦剌追兵已經追上了他們。
朱祁鎮派吳克忠、吳克群領兵斷後,結果雙雙戰死。
又派朱勇領萬人支援,結果又全軍覆沒。】
——————
“王振!!!”
朱瞻基瞋目裂眥。
不止他,朝中官員無不憤氣填胸。
這個小人,自私自利,為了自己把軍隊耍的團團轉!
不止王振,眾人對太子朱祁鎮的態度也變了。
身為儲君,不顧百官勸諫,偏聽宦官一家之言,這能是什麼好兆頭!
哪怕現在還沒發生,但依著天幕來看,他就不是一個能明辨是非的,就算沒了王振,來了個張振李振,大明的未來仍是一片陰霾!
這可如何是好,皇上子嗣不豐,除了朱祁鎮,隻有朱祁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