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土木堡(完)_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9章 土木堡(完)(1 / 2)

第章土木堡(完)

【正統月日,大明王朝的國運,就在這一天,將被決定。

早上朝會正式開始,由暫代皇帝執政的朱祁鈺主持。

這是大明王朝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朝會,會議的主題是如何處理眼前的諸多問題。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逃,還是戰。

逃就會丟掉半壁江山,戰則可能玉石俱焚。

但令朱祁鈺沒想到的是,這些文武百官上朝後啥也不說,除了哭就是哭,整個朝堂哭成一片。

哭完之後,徐程等人就主張南遷,還說什麼唯有南遷能救大明。

就在大臣們因為南不南遷,吵得不可開交之時,身後聽到一聲怒吼——“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

朱祁鈺直接把負責守衛北京的重任交給於謙。

北京的三大營共萬人,大半折損在土木堡,於謙便從勤王軍隊中選出0萬青壯,編練成十營軍隊,守衛北京城。

也先攻了幾次北京城,沒攻下來,撤回草原去了。

大明保住了。可惜這對力挽狂瀾的君臣,終究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

(北京保衛戰)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對明景泰帝朱祁鈺說不要忘了當年宋朝南渡的教訓,然後朱祁鈺就領導明朝軍民進行北京保衛戰,最終擊敗瓦剌軍隊,保住了明朝江山。

然而就在此前三百多年,金兵入侵宋朝的時候,宗澤也寫信給宋高宗趙構說不要忘了當年晉朝南渡的教訓,至於趙構是什麼表現,這我們都知道的。)

(趙構:朱祁鈺什麼下場,我什麼下場[看])

(朱祁鈺就是太心軟了,才給了朱祁鎮宮變的機會)

(他就該在朱祁鎮回來當天,把他帶到太廟門前,以大義之名堂堂正正的用永樂劍一劍戳死朱祁鎮)

(他這個皇帝做的是真憋屈啊,要啥沒啥。給自己哥哥收拾爛攤子,結果到頭來自己什麼也落不到)

——————

聽到什麼“唯有南遷能救大明”,朱元璋火都飆到頭頂了,他恨不得衝進去揪著那些人的脖子大喊放屁。

遷什麼遷,他朱重八好不容易驅除韃虜一統中原,這些人安的什麼壞心敢提南遷!!!

給咱衝上去打啊,沒了朱祁鎮這個攪屎棍瞎指揮,他就不信大明還能輸的更難看。

遷個屁南遷,南遷了北方該如何,給咱往前打啊!

……

聽到有人反對,他的心氣才稍微平複,說的好,此人是誰,好樣的!

誰敢提南遷,給咱全鯊嘍。宋朝南遷後什麼模樣,看那宋朝被後世追著罵,這些人還敢讓大明也搞這麼一出,不識好歹的玩意兒!

想到這,朱元璋真是老淚縱橫。

怎麼大明就這樣了呢,竟然變成北京保衛戰,這可是京城啊,他此時都不知道老四遷都北京到底是對還是錯……

幸好還有祁鈺頂著,幸好朱祁鈺不是趙構,這孩子還心軟放過了朱祁鎮。

朱元璋聽著後人說的話,祁鈺這孩子下場好像不太好,一顆心揪在一起,簡直不知如何是好。

朱祁鎮這狗東西,皇帝乾成這樣還敢給老子搞宮變,那些大臣瞎了眼竟然還跟他乾!

難道……嫡長子繼承真的不對嗎,究竟要怎麼做,才能保證大明的皇帝不昏庸呢……

另一個時空,朱瞻基失魂落魄。

他捧在手心的兒子,給大明帶來了這樣的災禍,收拾爛攤子的卻是一直默默無聞的朱祁鈺。

甚至兩人還為了皇位鬥爭,祁鈺的下場不太好。

怎麼會這樣呢,就算再怎麼不重視,那也是他兒子,保護了北京城,在皇帝被俘的情況下收拾殘局,力挽狂瀾的兒子。

他朱瞻基自認英明一世,怎麼偏偏在這種地方看走了眼,錯把魚目當珍珠,險些害的大明國破家亡!!!

一邊是“叫門天子”,一邊是“明景帝”。

朝廷、百姓此刻都在看著天幕,這樣明顯的抉擇,已經容不得他感情用事了……

【為什麼土木堡這一戰會敗得這麼慘?

首先這一仗打的就跟鬨著玩似的,啥也沒經曆過的皇帝稀裡糊塗的帶著0萬人就去打仗了,文臣武將的話他聽不進去,0萬大軍任由一個宦官擺布。

王振因為輕敵搶功,犯了戰爭的第一大忌——冒險主義。

結果發現打不過,逃跑主義的心理又占了上風,剛到前線就撤退,跟旅遊似的。

而在後勤上更是一塌糊塗。準備時間嚴重不足,臨時招募士兵湊人數,又匆忙地發放糧食衣物武器,在士兵不熟悉武器的性能,缺乏隨行後勤保障措施的情況下,火急火燎的就出發了。

行程中後勤保障不力,還沒到戰場糧就斷了,一路上不僅風雨交加,道路泥濘,領導高層也重重矛盾。一會兒命令東奔,一會兒又改道西跑,數十萬大軍來回折騰。

最後安營紮寨還找了塊沒有水的絕地,遠處唯一的水源又被敵人控製。

兵家不該犯的大忌通通犯了個遍。

最開始大軍對於北邊的策略是以攻為守相對主動的,但在土木堡戰敗之後,明軍遭到了北方的威脅,基本處於被動防禦狀態,喪失了主動權。

而武將勳貴集體涼涼,這就導致文官做大。

搞得皇帝隻能賦予太監權力與文官作對,這就又導致某些宦官權力過大,專橫跋扈,作威作福。

百官皆戰戰兢兢,隻能為宦官馬首是瞻。

……

回想起曾經四麵出擊的大明王朝,何等意氣風發,卻在國運轉折的關鍵時期遭遇失敗,彆說恢複漢唐榮耀了,連繼承元朝在東亞秩序的位置也愈發艱難。】

(進攻就是最大的防守)

(縱觀曆史,大軍團能被全軍覆沒的都是內部原因)

(明朝開始宋朝化)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靠人力和蓄力維持生產的補給,容錯率很小)

(堡宗沒死是他的運氣,是所有人的不幸)

(朱祁鎮最不要臉的是明朝主力精銳被他一夜消耗殆儘,回來了還要搶皇位,一頭撞死算了)

評論區

網友A:土木堡之戰到底有多慘,可能有些人不懂。

我這裡做個比喻,就相當於上一屆世界杯冠軍,在這次世界杯比賽初選時,被中國男足比0絕殺。

網友B:明朝開國使用紙幣,但是不注意紙幣發行量,想遠征就濫發紙幣,從民間收割財富,所以才能支撐洪武和永樂時期的遠征。

到了仁宣時期,過度濫發紙幣,明朝的紙幣已經在事實上被廢止了,民間重新使用銅錢和白銀,沒有辦法再和從前一樣籌錢,沒有足夠的財力去支持進行遠征。

根本不是死於安樂,而是前人將國家發展的潛力透支的差不多了。

網友C:戰爭從來都是政治的延續,土木堡大家能看到的東西其實有很多。

、朱祁鎮確實個廢物

、朱祁鎮比他爹還寵信太監,導致有些太監已經過於乾涉部隊朝政的運行。

、他爹朱瞻基死的早,當時縮防線,給了也先發育的機會,也讓北邊好多人已經玩忽職守了。

、還是他爹死的早,導致了少年登基,後宮乾政,文官蠶食政權,大明內部也是各種政治鬥爭,所以堡宗急需一場大勝立威,可惜他對自己太過自信。

、孫太後,懂得都懂。

、驕兵傲將,朱元璋開始到堡宗,對北方一直是贏多輸少,也先又一直裝孫子,所以功勳集團已經開始麻木大意了。

、就是合作溝通問題。

朱祁鎮這一路“遊玩”,時間可不短,前後方的溝通是個人都看得出有問題。

回複



最新小说: 亮劍:平安大戰,我帶個團幫場子 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 禁欲傅爺嬌藏旗袍美人日日吻 最佳軍旅導演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