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精神
【久經官場摧殘的辛棄疾,轉眼間就0多歲了。
丟了工作的他回到了江西的家中涇陽,但是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身為全能選手的自己,竟然開啟了詞人技能欄。
不僅會寫詞,而且寫的還很可以——
於是,在江西園林生活的年間,辛棄疾將能用的技能點全部點到了文學上麵。
早年在官場受到的排擠,以及北伐始終不得誌的抑鬱,被他宣泄在了紙墨上……
比如“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儘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少啥也不愁,為了寫點東西還非要強行說愁。如今懂了愁,卻不知說什麼了,隻能說天氣真是涼快……
各種感歎背後,是辛棄疾想為國效力,卻效力無門的無奈。
畢竟雖說這段時期他終日遊山玩水,以筆會友,以墨為伍,但北伐大誌仍舊在心中揮之不去,此起彼伏。
甚至做夢都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
可回歸現實,卻隻能終日在這深山老林,故有滿腔抱負,卻也沒有賞識他的伯樂。
儘管“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生活平靜而美好,可這一切卻並非他想要。
因為辛棄疾心中誓要收複大宋河山的壯誌,從未泯滅。
辛棄疾會拉上跟自己誌同道合的好友,在自家小屋沒日沒夜的商討北伐大計。
可辛棄疾並不知道,這可能是上天留給他的最後一絲念想了。
因為心係國家的老友們,紛紛走在了他前麵。
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相繼倒塌,再看看自己的頭上,也早已是滿頭的白發,不堪重負的辛棄疾哭成了淚人。
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和戎馬壯誌,在此刻,也隻在心底最深處留存。】
(詞中之龍,一詞出百詞窮)
(把自己寫成了南宋詞宗)
(文官裡最能打的,武將裡最有文化的)
(寫的太好了,愁啊)
(可憐白發生)
(他已經贏得身後名了)
【就在辛棄疾自己都幾乎快要忘記北伐之事時,朝廷終於傳來了,讓他心心念念已久的北伐消息。
0年,主張北伐的韓侂冑啟用主戰派人士,得知消息的辛棄疾,內心如滔滔江水,熱血再度翻湧而起。
雖然此時的他已經0有餘,但若民族需要,他仍可上陣殺敵。
於是歲的辛棄疾,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
0年,辛棄疾覲見宋寧宗,認為金國“必亂必亡”。
可命運又一次給他開了一個玩笑,朝廷的北伐隻是個噱頭,讓他任職也隻是個擺設。
不過是想用辛棄疾的威名嚇退來勢洶洶的金兵。安排給他的浙東安撫使,看似重要,卻也隻是虛職。
於是辛棄疾隻能看著主帥行軍魯莽,我軍節節敗……
被命運捉弄了一輩子的辛棄疾,眼看希望再次變成了絕望,他登上北固亭,感歎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於是寫下了千古絕唱——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垂死病中驚坐起)
(強如辛幼安也差點被江浙兵活活氣死)
(他的所有判斷都是對的,包括預測金國滅亡的時間)
(淚目)
(有點心疼他了)
【0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
這一次他真的倒下了,辛棄疾病重,臥床不起,隻得上奏請辭。
同年九月初十,辛棄疾仙逝。
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宏大誌向,最終也隻能化為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孤芳自賞。
……
之所以將辛棄疾比作最強打工人,並不是因為辛棄疾幫助皇帝完成了多少業績,也不是因為他各行業精通的多才多藝。
而是他不論受到怎樣的排擠,哪怕全世界都將他拋棄,都會不忘初心的堅持自己。
給朝廷打一輩子工不難,可給自己打一輩子工,並不容易。
因為即便時代承認了他的想法可行,可命運卻也始終是——下次一定。
而對於辛棄疾而言,事業虐他千百遍,他待事業如初戀,他的事業不是利祿與功名,亦不僅僅是沙場秋點兵。
他的事業是精忠報國,是國家的複興和統一。
辛棄疾這一生,他手摘過烽火燎原的狼煙,腳踩過鳥蟲歡愉的農田。
儘管夢想坎坷崎嶇,儘管人生顛簸多變,即便全世界都在排擠自己,卻也忘不了最初的執念。
……
國非國,家非家,男兒不誌強,何以是天下?】
評論區
網友A:他的成名,要有時代的運動,像地球大板塊的衝撞那樣,他時而被夾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靜思考。
所以積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動蕩,才產生了一個辛棄疾。——梁衡《把欄杆拍遍》
網友B:宋朝是一個傳奇的時代,硬生生將一位將軍逼成了傳奇詞人
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