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那髪國有多少人,不得千百人分一個敵人?這還叫什麼打仗,簡直毫無懸念。
這髪的子民們膽子也是大,朝廷內鬥,自相殘殺這樣的戲碼都敢明目張膽的演出來,罵的還是正當政的朝廷,隻能說真不愧是後世。
能縱容自己的子民這樣行事,劉徹對那個國家也是另眼相看了,確實是有點子“鬆弛感”在身上的~
這“紅色威脅”,指的難不成是酥國?
劉徹覺得不太可能,哪怕那酥國八麵威風,同是五常,能忌憚的這麼厲害,恐怕是更深層次的東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所以,這所謂的“紅色”,莫約是各自不同的理念和治世?
……
明,朱元璋眉頭一豎,西方對鴨洲的刻板印象?
他們認為後人若是占領,會沒收他們所有小汽車、出租車,改成人力黃包車,還禁止人們飲酒。
為何會有這種奇奇怪怪的想法?
不過,沒收他還是讚同的。後世的車就如古時的馬匹一樣重要吧,不僅是快速機動的工具,也是攻擊力和防禦力的象征。
這東西肯定要據為己有啊,不論好壞先拿來再說!
若是說到禁酒……難道那些番邦不禁酒?
朱元璋有些疑惑。
禁酒這件事,那可確實是要追溯到好久之前了。
在夏朝,就有對官員飲酒的懲治了。後來夏桀因酒色亡國,商朝更是記住了這個教訓,禁止縱酒淫樂。
初衷很好,但實際落實並不理想。商朝末期,酗酒之風橫行,比之夏桀有過之而不及。
到了周朝,周天子製定了更加嚴厲的禁酒措施,也就是著名的《酒誥》,出自《尚書·周書》,作者周公旦。規定隻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其他時間禁止飲酒。
漢初,蕭何製定的律令規定,三人以上無故群飲酒,罰金四兩。
漢景帝時,又規定隻能在大酺日聚飲。(酺pu,也稱賜酺。是古時皇帝在有酒禁的情況下,因登基、改元、冊立皇太子等喜慶大事而下詔,特許全國或局部地區的人們飲酒的日子。)
災荒之年,朝廷會禁民釀酒,以便節約糧食賑災救荒。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又大都不禁酒了。甚至有的還頒布法令明確酒的釀造、以及買賣的合法化。
隋唐、五代、宋遼諸代基本也不禁酒。隻在特殊時期及地區頒布過酒禁。例如唐乾元二年、建中元年等,因為遭遇饑荒,為了保證糧食供應,禁酒了一段時間。
金國和元朝的酒禁反而稍嚴。太多因為酗酒之風橫行霸道的事發生,於是朝廷三令五申限製民眾飲酒。
到了明,朱元璋也下了禁酒令。《明史》載“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
不止是飲酒,老朱還對娛樂活動做出限製,如果違反就有嚴酷的刑法處置。
《禦製大明律》雲“凡樂人搬做雜劇、戲文,不許妝扮曆代帝王後妃、忠臣烈士、先聖先賢神像,違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妝扮者與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者,不在禁限。”
洪武23年,朱元璋又下令禁蹴鞠。唱歌的割舌頭,下棋的砍手,踢球的砍腳。
“在京但有軍官軍人學唱的,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斷手;蹴圓的,卸腳;作買賣的,發邊遠充軍。”——《客座贅語·國初榜文》
“龍江衛指揮伏禺與本衛小旗姚晏保蹴鞠,卸了右腳,全家發赴雲南。”——《客座贅語·國初榜文》
……
不僅老朱“限娛”,永樂九年,朱棣下令“今後人民倡優裝扮雜劇,除……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及歡樂太平者不禁外,但有褻瀆帝王聖賢之詞曲、駕頭雜劇,非律所該載者,敢有收藏、傳誦、印賣,一時拿送法司究治。”
……
朱元璋這樣做可能是想禁止不良活動,他禁止那些宣揚個人欲望和情感的戲劇,以期通過文化手段來維護社會秩序,鞏固明朝的統治基礎。
所以看到天幕說這電影後來的結局是兔子軍害怕發國人的懶惰驕奢淫逸之風蔓延,老朱還有些理解。那些番邦簡直太鬆散了,大明百姓可千萬彆被感染了。
喜歡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